張郃為將這麼多年,竟然還被人輕易給騙了?
前兩年梅成、陳蘭在淮南反叛,陳蘭詐降於禁的時候,張郃就已經遇到過一次。
要不是張遼堅持,強攻山頭,陳蘭梅成怕是不會逃走,或者被殺。
有戰例在前,他們怎麼還不長記性呢?
夏侯淵心中生氣歸生氣,但張郃是歸自己節制的,他打了敗仗,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
五千人馬的損失,當真不是小數目。
直接導致讓夏侯淵想要前後夾擊,分兵牽制楊昂士卒的計策,腹死胎中了。
對此,夏侯淵心中實在是煩悶的很。
如今丞相領兵攻打江東,長安等地以及後方再也抽調不出來兵力,前來支援自己。
看樣子只能驅使投降的羌人氐人,以壯聲勢,但夏侯淵也不指望他們能多強。
幫助自己分擔一部分壓力,吸引更多的火力,才是良策!
決斷做好之後,夏侯淵開始讓楊秋前去安撫羌人氐人,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楊秋以前也是關西諸將之一,在羌人氐人當中微微有些名頭,他親自向羌王氐王訴說自己的遭遇。
大家跟著韓遂馬超幹,是沒有未來的。
當初自己困守安定郡的時候,被曹操大軍圍困,結果馬超韓遂沒有人來救自己。
絕望之下,投降了曹操,結果不僅沒有被處死,反倒被封侯,繼續維持安定郡的治安工作等等。
如今爾等大王的情況與我一樣,馬超韓遂自身難保,是不會來救你們的。
莫不如就此投降曹軍,協助夏侯將軍平定馬超韓遂的叛亂,將來也會跟我一樣,有個好下場!
有吃有喝,還能繼續在自己的地盤享福,背後有了曹軍大軍好乘涼,沒人再敢欺負你們之類的。
不得不說,有了楊秋這個親身經歷作為例子,這些羌王氐王心裡還是贊同的。
韓遂馬超都沒有來救他們,打又打不過曹軍,除了投降,還有別的選擇嗎?
反正都是投降給人家當小弟,自然是誰強,大家選擇跟隨啊!
在草原上,強者為王的道理,是他們自小就被灌輸的。
楊千萬作為部落的新繼承人,他父王在夏侯淵攻克興國堡壘時戰死的。
現在聽到楊秋的話,心中十分憤恨,殺父之仇,焉能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