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整盯著蘇十三上下打量,雖然看不到她的眼睛,但是能感覺到蘇十三也在盯著自己。
“真是冤孽呀!”來整暗暗嘆息:“好好的一個姑娘家,不在家相夫教子,卻因為國仇家恨要出來拋頭露面,真是可惜了一副好皮囊。”
府衙差役一一驗證了參賽竹牌,隨後敲響的銅鑼:“咣……咣……咣……”。
姜班頭走進比武場地,大聲宣佈官府律令以及擂臺規則,隨後將本場擂臺的特殊規則一一講解,跟來整當初制訂的並無二致。
接下來,盧班頭將對面八人的竹牌打亂,隨意抽取,確定了對陣雙方。
李信對陣楊成善。
張小濤對陣乙支立武。
戒真對陣蘇十三。
翟讓對陣牛進達。
來整對陣魚八。
之所以來整對陣魚八安排在最後出場,是因為來整跟魚八的比試並不參與到對面的分組,所以無論下一輪誰勝誰負,都不會跟來整對陣。
如此的出場安排,也讓先前比武的人有了充分的休息時間。
值守的差役將寫滿規則的兩面豎旗立在擂場兩側,以供觀眾察看,剛剛寫好的對擂名單則立在點將臺一側的偏角。
不得不說,大隋的擂臺比武的確有了很詳細的條例制度,相對來說已經較為公平公正公開。
即使有人想操縱比武,也很難在大庭廣眾之下展開,眾目睽睽之下,沒有影帝般的演技,恐怕很難服眾。
唐國公李淵與雙槍將曹延平詢問了一下齊王楊暕的意見,然後作為擂臺監督,出場宣佈擂臺開始。
李信對陣楊成善。
就像朱三介紹的一樣,楊成善的武功真的是很一般,劍法平平無奇,華麗卻不實用,完全依靠的是手中寶劍的鋒利。
剛開始的時候,李信還小心的試探了幾招,看出楊成善的確是個繡花枕頭之後,手下再不留情。
一招“惡虎下山”,將楊成善手中寶劍磕落在地,不等他再拔出背後寶劍,接著一招“猛虎擺尾”,將楊成善掃出一丈開外。
楊成善也是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倔脾氣,在地上打了一個滾,順勢拔出雙劍,抽身又攻了上來。
李信也不客氣,先是“虎踞龍盤”,防住雙劍的攻勢,接著“餓虎吞羊”,又把楊成善打了個地滾葫蘆。
眼見楊成善惱羞成怒,又要拔劍再上,點將臺上李淵跟曹延平互視一眼,叫停了比武。
畢竟楊成善是老楚國公楊素的兒子,再打下去,只能更為難堪,不如點到即止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