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不是有一顆治病救人的初心,誰放著京城的繁華熱鬧不要,跑去條件那麼差,甚至還有危險的非洲援助?
有技術有醫德,正是孫醫生最推崇的同事型別。
你看看他和急診冉懷舟那是一見如故。
至謙也不過比孫醫生大幾歲,比冉醫生小几歲,我看他們三個有成為仁華鐵三角的潛力。
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唉,正因為都是年輕氣盛的年輕人,又都一個個事業有成,我才更擔心,不想他們混在一起。
冉醫生是急診醫生,而孫醫生和至謙可都是神經外科醫生,他們一起工作必然會遇上分歧。
我怎麼可能不擔心至謙走谷超華、霍思邈的老路呢。”寧主任深深嘆口氣,心中很糾結,嘴上卻半吐半露自己的心裡話。
當然這只是可以說在明面上的。
還有些話他不好說啊。
援非的確大多是技術和醫德都優秀純粹的醫生,但那是以前。
作為院辦主任,他非常清楚的瞭解到一個趨勢,那就是時代已經變了。
不提那些犯了錯被髮配過去,不幹夠年限就不許回來的渣滓。
就說現在很多眼高手低,覺得援非履歷就是金招牌的一些人,也喜歡去鍍金混履歷回來裝逼。
和別人吹噓時,動輒一出場就是在援非,下一秒一轉場就回到了繁華大都市,上演‘戰地軍醫歸來談戀愛’的故事。
然而故事只是故事。
治病救人的醫術,那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援非的含金量被快速拉低,再這麼下去,簡直就和局長夫人口中的功臣之後一樣,成為行業內的嘲諷用語了。
他倒是相信自己兒子不是這些人。
從小被他們薰陶,特別是被女強人的前妻薰陶,有資源肯努力的兒子寧至謙技術沒的說,在同齡人中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但醫德方面,他不確定兒子寧至謙到底符不符合孫醫生的標準。
沒錯!
這才是他最擔心的。
王主任不知道的是,他的兒子寧至謙在醫科大學讀博士時,也兼職醫學院的助教。
畢業的時候,因為多年學藝術的女友劈了腿,他一時衝動,和喜歡他的一個學妹閃婚。
然後又閃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