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承擔不起。
治病是在救人,但救人不僅要治病。
甚至有時候治病不僅不是救人,還在害人。
比如過去酷刑室裡也給安排醫生。
比如家庭經濟情況,一病毀全家。
這些如果都要醫生去負責,那醫生除非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否則早晚累死在這上面。
然而現實就是醫生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世人卻對醫生有過多的道德要求。
治好了千好萬好,手術成功了術後沒有按照醫囑好好護理,稍微出點不願意接受的正常術後併發症,也會指責主刀醫生是不是開刀把人開壞了。
比較極端的人,反手就將醫生給告上法庭,能纏磨的醫生痛不欲生。
勸說學醫,天打雷劈!
這說的不僅是學醫的艱難,更說的是現在越來越難的醫療環境。
既然你們選擇當醫生,那麼就該接受醫療環境的現實,並且努力去適應它。
我讓你們學好規章制度,將規章制度記到骨子裡,一舉一動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保護好自己,這只是第一步。
像如何遠離這類人,那是更高階的課程。
當然因為世人對醫生過高的道德要求,這種很現實的心裡話連當眾說都不能說。
那些拒絕了陳力的老醫生們也只是諱莫如深的以無法開刀給拒絕了。
你們跟著我,不管想不想學,都得學。
畢竟我要為你們負責。
等以後獨立出師了,想不想用,就是你們自己的選擇了。”
嘴上如此說,他心中也不會覺得三小會栽在這上面,浪漫他時間精力的培養。
因為之後他會讓他們多看看這方面血淋淋的例子。
多代入一下涉事醫生的絕望,自然就能讓他們越來越冷靜理性。
真一根筋講大道理追究絕對的理想主義,給他開掛也得連繫統外掛都給魔幻現實硬生生撞碎了。
“孫老師,您真要去京城嗎?”
白曉菁不愧是想去國外讀醫學院的,精氣神很西式,並沒有葉春萌和劉志光那麼多的道德顧慮,首先就丟開了,關心起她真正擔心的事情。
“應該會去看看。”孫景點頭笑道。
“那我能跟著您去嗎?”白曉菁請求道:“杜小雨那時應該已經能出院回家了。
您如果一去很多天,我們的學習進度就耽擱了很多天。
神經外科的輪轉也就一個月,可經不起任何一絲浪費。”
“可以。”孫景沒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