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人生的幾大需求,
在最基本的溫飽需要滿足之後,就會自然而然地去追求更加高階的需求。
比如說被尊重、被需要、自我實現等等。
如果陸成還是剛來長沙的那個樣子,那種境遇的話,莫說是其他想法了,規培期間若是能每個月給一萬,累死累活都幹。
“畢業也沒什麼不好。反正都是做事情。”
“不過你也不用急。自己怎麼想就怎麼去選擇。”
陸成覺得艾荷之前只用了幾個月時間就搞一個課題的行為,有可能是跟著自己學的,或者是潛移默化,這完全沒必要,是真的很累人的。
艾荷偷偷一笑,把這個話題略了過去。
然後又轉移話題道:“那師兄你有想過你退出了規培之後,又該做些什麼嗎?難道就只等著畢業?”
陸成說:“黃喉好了,你也夾一點。”
“後面聽我師父講,莊教授準備喊我先幹一段時間的跟班總住院。反正等工作之後,再規培一年之後,就得自己上總住院班了,所以提前熟悉熟悉挺好的。”巘戅巘戅
“跟班總啊?”艾荷睜大了眼睛。
跟班總是可以一定程度頂替總住院值班和做一些事情的,就已經脫離了住院醫師的範疇了,至少不用辛苦地管理病人這些。
而住院總則是最慘的,啥問題都得找住院總。
所以跟班總,反倒是最幸福的階段,不管病人,不擔責任,若是鹹魚一點,打醬油是最好不過的時間了。
“嗯,先幹著唄,學習一段時間再說。”
“只有總住院,才是接觸急診手術最多的職務了。”
“多上急診手術,就能夠對解剖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陸成這話說得是深有體會,有些東西,雖然陸成對解剖極為了解,但是真正到了臨床上,還是與單純的解剖不一樣。
比如毀損傷患者,他可不會按照解剖層次來給你留一些正常結構讓你來認。
時時臨床,以變應變。
……
陸成並沒有休息多久,就再次來到了病房裡。
閔教授和朱雀光等人特意地在交班上為陸成準備了一個歡迎儀式,而且還在交班結束之後,喊陸成發言講解出國學習的感悟。
陸成並沒有講很多,只是說:“國外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有更合理的地方,也有更不合理的地方。”
“至少在病人量和練手的機會角度來講,咱們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
“而且,他們都很努力,也非常辛苦。”
陸成想到早上六點就起床自己查房,然後甚至自己單獨上手術,上完之後又得去做實驗,這樣的日程安排,和國內的住院醫師相比,國內簡直就是天堂了。
閔教授是去過英吉利和澳洲的,他也是較為有感觸:“國外的醫生的確很辛苦,而且也都膽子大和擔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