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醫生從開掛開始>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一樣的術前討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一樣的術前討論 (3 / 4)

再之後,他又一次地展示了滑膜肉瘤的相關文獻研究,當然,只僅限於當前所有的關於臨床手術方面的研究。

在展示完這些之後,他才總結道:“因為有研究表明,經過了3D列印模型而進行的手術方案,術後病人的復發機率及術中的出血量和出血時間,都有相對地優勢。”

“因此,奧斯汀醫師指導進行了3D列印的模型,這是模型的大體觀。”

“模型上的綠色線條是傳統的手術方案建議進行的切除範圍。紅色線條則是根據3D列印的相關研究,模擬出來的切除範圍。”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灰色區域,將是3D列印的導板放置的區域。”

“……”

只是奧斯汀和萊斯利兩人的介紹,陸成就真的明白了,為何米國醫生如何快速成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他們會把幾乎每一個遇到的病人,都像是在高中時候教材上遇到的例題一樣進行剖析,並且將其剪碎,然後再進行吸收和總結。

所以,即便他們遇到的病人並不是特別多,而且參與的手術可能還是和國內的大部分醫生一樣,但是他們可能對於總體的把握,還要更強一些的原因。

這麼細緻的學習,想要不學到點東西都很難,除非你從一開始就不聽。

否則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直到你疲憊,到你厭煩,到你甚至厭惡這種模式,但是它還是在繼續,哪怕它的繼續一年,十年只給你一丁點的進步,那也絕對是會大力地對你推進了一把。

當然,這樣的模式,首先在國內的推廣,就很有限制。

國內一天的門診量至少是五十以上,每個醫生要接觸的病人都是十個以上,而且每天都有新病人和舊病人,即便累死了,也無法做到這樣的程度。

不要休息和生活了,人不死嗎?

病人太多,就像是題海戰術一樣,有效果,但肯定沒那麼明顯。

……

接下來就到了張興教授地總結環節,因為這個病人是屬於奧斯汀和萊斯利的,陸成對他們的病人不太瞭解,所以就根本沒有問陸成等人的意見。

而且,接下來布朗醫師和山原齊木與奧斯汀和斯萊利完成了一樣的步驟之後,張興教授也沒有再繼續讓陸成發表意見。

因為如此細緻的解析,幾乎已經把所有能夠說的已經說到了,繼續深入,無非是研究上的理論性的問題。

理論性的問題,想要在短時間內突破,根本不可能,它只能是代表了一種方向而已。

在術前討論結束之後,時間赫然已經來到了十一點多,快要吃午飯的時候了。

張興教授就喊了外賣,也就是披薩給眾人吃,吃過之後,全部都散去了實驗室。

陸成也不意外地跟在了張興教授的後面,今天山原齊木沒有跟來,因為他請假了,他在週末連續做了三十多個小時的實驗,所以今天在實驗室裡沒有特別多的安排。

在路上,張興教授一邊走著一邊隨意地問陸成道:“今天的這個術前討論,你有什麼看法沒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