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陸成才入研究生幾個月,就直接把文章還投到了這種級別的雜誌來,還輾轉了六個學科,然後還真就發表了?
“你說的是哪一個雜誌?JAMA?”張興想到最後,才猜測性地問道。
“可不是麼?就是這個雜誌,那真的是一篇非常高質量的文章了。”
傑弗瑞一副我很服氣的樣子,而且還道:“當然,陸可不止是在JAMA上發了文章,在……”
傑弗瑞平靜地把兩個月前那一段時間裡發生的事情都說了一遍,然後才挖苦道:“張,你應該好好地瞭解一下學術界新出來的這些文章了。”
“不然我們就真的會覺得自己老了,那些資料處理的嚴謹程度,和涉及領域的寬度,不是以往的文章能夠比擬的了。只是我們生的時候好,所以走在了前沿而已。”
聽完傑弗瑞的話,張興教授是真的驚訝得說不出來話了。
一個月時間,直接發了至少九篇高質量的頂級文章,這種工作量,要說陸成是從大一就開始準備這些文章的素材,那都說得輕了,從高中開始也不為過吧。
&neta分析類的文章就能夠被接收和刊登的,必須也絕對得是高質量的文章才行。
張興看了看陸成,又看了看傑弗瑞,似乎傑弗瑞並沒有想要說我是在逗你的意思。
所以講,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聽到這些話後,一旁的秦如因等人也是面露呆滯之色。
雖然她們都不是醫生,也不是醫學領域相關的人,對研究領域的很多東西都不懂,但是耳濡目染,醫學的四大神刊,她們還是從自己的丈夫那裡聽過的。
也是知道這些期刊的文章有多難發出去,有多難寫出來,即便是現在的張興教授,也只不過擁有為數不多的一兩篇而已,陸成一搞就是九篇。
那就不是簡單地天賦好的問題了,那就算是再如何垃圾的文章型別,只要被承認,那就是頂級的文章,那就是殿堂型別的文章了。
而做出來這一成就的,不是一個白鬍子白髮的老頭,而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可以這麼說,就算是張興教授,若是同時擁有九篇以上的這種等級的文章,他走路都能帶出風來。
而陸成,這打扮,這氣質,完全就和學者好像搭不上邊。
畫風和年紀都不太對。
秦如因眨了眨眼,看了看胡藝,又看了看張瑞嘉。
胡藝則是終於有些懂了之前丈夫傑弗瑞為何會那麼失態了,這個叫陸的人,傑弗瑞在家裡的時候,就和她嘮叨過不少次,那是她少有地見到傑弗瑞對一個人有這麼大的興趣。
現在看到了,她也理解了,因為陸成實在是太年輕了,而他完成的成就,又讓人太過於匪夷所思了。
站在胡藝身後的少男少女,也是在看到了自己父親面對一個年輕人如此稱讚的樣子,略有些不太習慣,雖然平時傑弗瑞教授對他們也有誇獎,但那更多的是來自一個父親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