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裝置的作用,陸成大多都是知道的,只是這邊的實驗室,要比自己所在的實驗室更加嶄新,並且裝置更加多一些,而且管理也很嚴格。
但是論作用,其實閔教授在的實驗室,和這裡也差不多太多,屬於那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
硬性條件有一定的差距。
而軟性條件,則是相差得略有些遠。
實驗室裡面一共有三十幾個人,但是幾乎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小課題的,而且很多小課題都是各自申請得到的,不像國內的博士師兄那樣,就是隻給導師做事,把導師的研究做完就了事。
而張興教授對於博士的一個硬性要求就是,一定要自己申請到一個課題,並且完成課題,並且除此之外,還要幫助張興教授完成課題的部分。
這種履歷,幾乎是陸成在沒親眼看到之前很難想象的。
在這邊申請課題的深度,幾乎都和國內的一些國自然標書、國青的標書差不多地深度了。
若是能夠從這裡歷練出來,回國之後,自己主持幾項實驗,只要是有學生幫著做,那絕對是沒有難度的。
而且,張興教授把自己的實驗室分成了很多部分,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負責的部分,分工頗為明確,也能夠讓他的實驗完成的同時。
張興教授實驗室裡的裝置及經費,也可以當成這些人申請課題的依託和前期研究基礎,讓他們得以申請到經費,然後完成自己的研究。
如此反哺,更是讓實驗室幾乎不會處於資金匱乏的狀態。
不會處於資金匱乏的狀態,做實驗是什麼樣的情況呢,那就是,在轉移液體的時候,只要能夠用到那種無菌的移液管,就不會用巴氏管。
&nl的大瓶子,那就不會用10ml的小瓶子,而且實驗室裡的很多基礎的培養基等等,都是實驗室統一提供並且可以自己拿取的,而不像國內的很多實驗室一樣,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試劑寶貝得不行。
也都需要自己去購買的。
陸成在山原齊木地大概帶領之下,認識了實驗室之後,張興教授就走了出來,然後先後對著秦霜和山原齊木說:“山原齊木,秦霜,小陸是我們實驗室來學習的新人。”
“他在我們實驗室雖然待的時間不會很長,只有兩三個月,但是,我希望你們可以儘量帶著他把所有的實驗流程都走一遍。”
“而且,也可以放開手讓他進行一部分實驗操作。”
山原齊木早就知道陸成在這邊待的時間不長,但是秦霜就是滿頭問號了。
在面對張興教授的時候,秦霜的態度可完全不一樣,十分尊敬但又大方地問道:“張興教授,陸成只來我們實驗室三個月時間?”
“他不是交換的研究生或是來出國留學的麼?”
不管是交換還是出國流學,一般最少的時間都是一年,又以兩年居多,因為只有這麼長的時間,才能夠讓一個人真正地瞭解他們實驗室,瞭解實驗研究裡面那些規律和思路。
兩個月到三個月,器械和試劑都不一定認識得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