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個骨科醫生,都能看。
眾人略有些不解,
林尤才道:“大家可能有些疑惑,我為什麼會拿這麼一張最基本,甚至是最為入門的片子放到這樣的學術會議上來。”
“我想說,這張片子,可能我們看的角度,並不一樣。”
“首先,我們看片子就可以瞭解到病人的診斷。”
“髖關節骨關節炎。”
“除了這個診斷之外,我們還可以深入地進行挖掘,病人的別?年齡?病程的長短?職業,是否有外傷史?附加疾病?”
“好,就是這一些基本的資料,如果我們整理得當,至少是六個話題去可以深入進行思考的。”
“別差異、年齡差異、病程長短的差異、職業差異等。”
“那麼,在這些差異之外,我們如果再進行深入的話。”
“別差異,是否與內分泌相關,是否與絕經相關?是否與激素相關,是否與別不同所附帶疾病不一樣相關?這又是四個話題可以繼續深入的。”
“假如,我們再由內分泌繼續深入。”
“甲亢?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是否會增加風險因素?”
“這又是幾個話題,而假如我們再從年齡差異進行深入分析的話……”
林尤這麼一說,現場直接炸開了!
這一張普通的片子,我們是看到了診斷,你他麼看出來了這麼多,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一下,可是沒人再敢對只是個主治的林尤小瞧了。
這個人,哦不。
這個,簡直就是個科研狂魔。
就只見林尤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之後,有好事者進行了統計,林尤從疾病的病因,共說出來了四十六個話題。
然後從疾病本的特點,說出了一百二十二個話題。
然後就治療來講,一共講出來了七十三個話題。
再然後,林尤繼續深入到分子層面之後,林尤雖然沒有說,但是他自己統計了,至少有三十條初級通路,再加上一百多條miRNA,二十幾個lnA,如此一疊加。
不難想象,光是一個骨關節炎的病因機制,就足足有數十萬種方向去了!
這麼多沒有人開發的方向,骨科的文章,真的寫起來,很困難麼?
骨科的面上和標書申請,會很困難麼?
只不過,林尤在說完這麼一大堆之後,
才放出來了第三張幻燈片。
“以上,其實都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