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規定就是踢館的人最後一個交手的物件,必須是當地地位最高或者是武術造詣最強的那位。一來,這是表示對長著和強者的尊重,凸顯他們的地位。二來也是為了這個長著的名譽所考慮。
畢竟他是當地的武術第一人,如果一開始就被一個外來的新人給打敗了,那麼當地武術界的面子可往哪擱?所以這最後一場比試,其實才是規矩最多的。在交手切磋的時候,一切規矩都必須按照這位長輩的安排來。
切磋的時間由長輩定,切磋的地點也由長輩說了算,比試的規則和專案也都是遵照長輩的意思來。至於在切磋的時候允不允許有其他人旁觀,一般來說是不會的。但是也不排除某些長輩尊者在面對新人的挑戰時想要故意用新人立威,會邀請當地的其他武行來觀戰。當然,這些都是對自身實力非常有自信的人才會這麼做。
其實能夠和當地最有名望和實力的人切磋,這個新人基本上已經確定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可以在當地開設武館了。之所以還要經歷後面的切磋比試,其實是想要壓一壓新人的脾性。
因為能到外地去開設武館,一般都是對自己實力比較有自信的人。而本身大家都是習武之人,難免會有些性情中人。往往這樣的人都容易落下狂妄自大的習慣,讓他和這麼多人切磋,本意並不是教訓他或者找回場子。
而是要讓他知道天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透過多場的切磋比試,新人自然會看到當地武術的不凡之處。即使他能一路保持連勝,也能知道其他門派武學的長處和厲害之處。這對於這個新人今後的發展和成長都是有好處的。
所以說這樣的比武切磋也不全部都是本著打壓新人的目的,這種做法可以讓更多的習武之人見識到不同門派的武學素養,也是利於武術界持久發展的一個有效方法。
不過這樣的規矩其實只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並沒有任何法律法規去進行約束。也只有在過去的時候,透過師傅口述相傳,至於遵守則需要看每個習武之人是否自覺了。起初有人不遵守,那所面度的自然是各家門派的聯手打壓和抵制了。在過去的年代,不遵守規矩是無法在武術界立足的,更別提開武館了,被逐出師門廢了武功都有可能。
而現在的社會當中,不僅開武館的人和以前相比要少了很多很多,就連這些規矩也早隨著時間的長河而逐漸被人淡忘,甚至漸漸地消失了。也許這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但是在陳豪還有他的父親陳定安看來,這些老一輩的文化傳統還是有它的獨到和可取之處的。
最起碼尊師重道、循規蹈矩、仁義禮智信在開武館切磋的事情上就很好地體現出來了。其實不光是這一件事情,在很多事情上面老一輩人留下來的傳統和優秀的規矩都在逐漸的消失。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也是陳豪生活中所發生過的真事,那就是在自己的工作部門,虛幻公司的技術部就發生過一些不太好的傳統文化或者說傳統行為的缺失現象。
那次事情大概是在兩年前,陳豪加入虛幻公司沒有多久。當時陳豪所在的部門空降了一個部門主管過來。據說是公司內部高層某個高層人士的孩子,剛剛從國外什麼什麼著名的大學畢業。反正手裡捏著的名頭多的數不勝數,而且如果拿出了都能砸死人的那種。屬於社會精英中的精英,高血壓。。。。。。不是,是高智商,高學歷,高海拔,高富帥。
當時他來到技術部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人開了一次部門會議,而會議的內容主要是就他即將接手管理的技術部以前的一些任務進行了解。說是談話,其實就完全是一次個人訓話。他一個人訓在場的所有人,其他人沉默地聽著。
看他的樣子,像是在來到部門之前,就把以前所有的部門工作記錄看了一遍,並且從中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
然後就見他挨個指名道姓地把人給拎出來,然後用他那豐富的辭藻把所有人給罵了一個一文不值。這其中還包括了曾經的部門負責人和主管。他罵的那叫一個難聽,那叫一個不留情面。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敢怒不敢言,其實他罵人的內容根本就可以說是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因為那些不足之處根本都不能算的上是別人犯得錯誤,只是在處理資料時的一些不到位的工作記錄。
可是這個新來的領導偏偏就得理不饒人,一點也不留情面地當著所有人的面把在場的每一位都罵了一遍。其中罵的最狠的自然就是原來的部門主管了。當時老主管的臉上那叫一個難看。他都已經一把年紀,都快到退休的年齡了,還被一個可以做自己兒子輩的絲毫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給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不過老主管並沒有開口反駁,只是低著頭受著。估計是因為看對方背景不小,自己又快退休了所以沒有再去給自己和大家添麻煩。
而部門的其他員工見老主管都沒開口,自然也都緘口不言,就當吃了個蒼蠅被噁心著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