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9月初世界大會就對成立理事會,以及在理事會名下成立幾個機構,各分管遮陽傘計劃與超級發動機計劃等作出了決議,並在當月就成立了這些機構。
之所以桃源計劃討論了好幾個月,而這些在一個月內辦成乃是移民桃源不僅是名額之爭,還有各國移民在桃源的行事規範,那是關係各國移民具體利益與權利的才更加麻煩。
這中間曲折與關鍵此時不論,反正桃源移民已經進入第三期。可至於後面這一系列事為什麼短時間能夠完成那是移民之事能夠談下來各國多少有些共識。
而且理事會是世界各國的常設會議而已,設立遮陽傘計劃與超級發動機計劃的管理處乃是協調各國政府,以及管理下面各個具體專案,是必然而沒有太多利益糾葛的,所以世界各國按照各國主要代表之前商議過的方案再討論表決一下就成了。
這兩個機構成立後超級發動機計劃此時只有一個設想,所以只能先成立一個設計處而已。至於遮陽傘專案雖說一樣是前所未有,不過火箭、衛星、人造月亮等技術與概念早已有了,只不過此次計劃規模無比龐大,之前根本不可能為之。
有了一些成功經驗遮陽傘計劃在當年九月就已經展開,如傘的部分設計人員一聚會,就馬上著急用現成火箭進行試驗以驗證技術方案。
另外火箭發射技術因更加成熟一些,馬上開始準備大造超級發射場,結果一進入實施階段才發現超級發射場不好搞,這才採用了改用中國人多快好省的發射船方案。
這一改比發射場計劃省錢省事還少擾民,不然世界各國為緊急徵地拆遷弄出不少騷亂與衝突一點也不必驚詫,另外由中國人主持,由世界三強合作造發射船也是唯一可以順利、高效又節省的組合。
事實上也果然如此,中國人在當年十月就在超級計算機上設計幾艘發射船,還模擬試驗了各種條件下航行與發射狀況,並在當年十二月拿出了工程製造圖紙。
2031年1月第一艘發射船在中國大連造船廠正式開始第一條船的合攏工作,這是一個標誌,標誌遮陽傘計劃進入實施階段。
不過在這之前發射船的分段及一些部件,發動機等等已經開始在生產了,船塢只進行合攏工作,合攏之後即刻下水舾裝,如此船塢利用率才高,不然三國的船塢可是遠遠不夠用的。
除了發射船工程順利推進,在海南的兩個火箭生產廠也是在2030年10月就已經開始徵地工作的,這又是世界第一個動手,在歐美印的三個廠基本上都是在2031年才開始動手的。特別是在印的工廠到2031年六月也沒有開始動工,而這時中國人連廠房也差不多完成了。
這真是隻爭朝夕的時候,整個遮陽傘計劃期是十年,而火箭從設計、試驗、生產最好控制在三年之內,所以這也是比***還瘋狂的舉動。
好在有之前成熟經驗,再有各國頂尖專家合作,就算是任務前所未有的龐大也有超級計算機的輔助設計。這些條件下三年完成火箭設計已經夠緊張了,所以這標準上面也不等遮陽傘設計的完成了。
因為三年時間太緊張這次火箭的標準無法等候遮陽傘設計,經過各國專家討論就決定將標準就定在近地軌道五百噸上。
定這個標準是因為數十年前的土星五號已經可以達到一百四十噸,現在躍進到五百噸步子也不算跨太大,屬於比較合適。
當然現在在發動機設計、箭體材料與燃料上有很大的突破,可那些東西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不是說現在能輕易造出近地軌道上千噸載荷的火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