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最後的焰火> 第二十六章 宙海(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宙海(2) (1 / 2)

科廖夫那天給他們上了一堂基礎的數學課,和一些物理學常識。孩子們的反應讓科廖夫非常震驚,他們好像早就學會了那些知識似的,他的教學只是讓他們回憶起來曾擁有的知識。

上次課程只進行了半天,科廖夫回到課堂的時候,孩子們已經不在了。芒羅老奶奶告訴他,孩子們帶著熊熊的火把,一行幾十人進到山裡面。他們拿著大人挖動物屍體用的工具翻找雪堆,孩子們最初並不知道自己要找什麼,也許是認為雪堆底下有魔法道具。

那些孩子再也沒有回來,晚上樹林裡響起了尖利的嘯叫,他們引爆了一個炮彈陣。爆炸引起的連鎖反應觸發了一顆埋在地下的氫彈的防禦機制,井口的覆蓋物被定向爆破了,它從井裡出來,越過了第一列島,飛到了人們看不見的地方。

在漆黑的夜空中,幾乎整個蘭陵島的人都看到了他們頭頂拖著長長火焰的導彈。楊千秋第二天進山找那些孩子時,回憶起來那可能是第二任軍事長官埋在地下的,當時為了防禦科恩和小葉北衛聯軍的進攻,大量的裝甲車裝著什麼東西,悄悄駛進那片莽荒的森林裡,在裡面安置了大量的重武器,等到最後一刻來臨的時候與聯軍同歸於盡。最後一刻並沒有到來,科恩與小葉北衛聯軍似乎遭到了來自後方的攻擊,他們很快從那裡撤退了。

楊千秋想不明白那顆氫彈為什麼飛了出去,它應該原地爆炸才對。

他沒有找著孩子們的屍體,只有一絲破碎的布片零零落落散在雪地上,很快完全被掩埋了。教育的工作還在繼續,楊千秋感到必須要讓那些孩子做點什麼,他們學習知識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但整個蘭陵島都不存在能讓他們的知識有用武之地的地方。

楊千秋在他的總長辦公室裡找來幾個老人,他們都是負責教育那些人。辦公室的牆壁上插著火把,火光照在他們疲憊的臉上,科廖夫昏昏欲睡,他旁邊的叮叮響著的滴漏更是加強了催眠效果。

芒羅老奶奶還在想著家裡的煤油快用光了,而年輕人們還沒有從那些僅有的工業基地裡煉出足夠的煤油。她輕輕嘆了一口氣,抬頭看著牆上火把晃動著的火焰,好像這樣就能減輕內心的愁悶。

楊千秋手裡把玩著一支不知哪任軍事長官留下來的電子筆,裡面的電池早已用光,楊千秋沒有給它充過電。在靠近當初蘭陵島基地的附近還有幾個發電機組,但無法滿足這裡所有人的需求,最主要的資源還是那些不斷減少的木材。

到後來人們把這裡改名為萬壽城時,所有人才用上電,而這還要等很多年。楊千秋想到了一個解決孩子好奇心的辦法,他決定開始大力發展工業,讓那些孩子直接參與到工程建設中來。

這個提議當然遭到了老人們的強烈反對,現在他們已然成了這個權力中心的得力成員。科廖夫立刻想到當晚那條長長的尾跡,那給他的心靈以極大的震撼,他當時一直擔心它會掉下來,抬頭看的時候也用力地抱著他的光頭。科廖夫過後向人們解釋說他是不希望腦袋被砸出一個窟窿。

同樣的科廖夫也認為讓孩子們參加工程建設,會重現當晚在他腦中形成的噩夢。

“我們如果再不發展起來,等老頭子們都死了,就全完啦!”

楊千秋看到他們每個人的臉上,近來他感到自己又像年輕人一樣有活力了,“孩子們學得快,這是一件好事呀,我們能很快造出核電池,重啟晝夜燈,這個世界才不會在黑暗中死去。”

他們對他的話無動於衷,科廖夫打著嗝,綠色的嘴唇噴出奇怪的氣體,就像芒羅老奶奶說的沼氣。

“生物學也要加快了!”齊澤克想的是楊氏一族不會死亡的秘密,他想透過生物研究找到答案,這也是遠古以前人類的夢想。加上他也不敢肯定是否所有的楊氏族人都不會死,或許楊千秋一個人不會死罷了,這點需要有足夠的技術手段才能確認。

楊千秋讚賞地點點頭,“都要發展的,要恢復到隔絕以前的水平。這裡的動物圖譜需要儲存完整,我們需要那樣的技術。”

老人們都沒說什麼,但他們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中,孩子們學得很快,他們沒多久就從學生變成了工程師。楊千秋親自帶著孩子和年輕人們進到山裡,尋找那些能使用的材料,長滿青苔的大疙瘩被挖了起來,眾多的炮彈也被小心翼翼用木車拉出來,為此壓壞了幾十輛木車。

這樣持續了很久,直到大量的工廠被建立起來,人們才漸漸淡忘了那段傳奇的生活。後來萬壽城的人都說當時的孩子並沒有那麼聰明,人們誇大了事實,只是為了不讓那段艱難的歲月再次傷害人們極易波動的心絃。就連當初的那些孩子,現在住著寬敞明亮的房子,躺在搖椅上回憶著過去的歲月,他們嘴裡喃喃地說,“有嗎,哦,也許吧,我不記得了……”,都是諸如此類的話。

晝夜燈重啟之後,楊千秋離開了所有的職位,現在的軍事長官和教育總長由他的子孫輩擔任。人們照例不知道他們是第幾代人,有人認為軍事長官屬於第十代,而教育總長則要晚一點,應該在十五代以後。

楊格林還是像以前一樣健壯,他早期曾和年輕人們一起運送了很多木材到第一列島海灘上,並在那裡建造了巨大的木船,但是他們沒能去到很遠的地方。第一次航行到了後來被命名為天州的小島嶼,他們在島上發現了兩輛廢棄的兩棲坦克,由於食物不足,他們只能原路返回了。

第二次出海帶了相當多的食物,他們在出發之前就把那些肉類燒熟了,而後放置在船尾排放整齊的露天木箱裡面,讓漫天的雪花把這些肉類冷藏起來。後來他們發現這一行為是相當愚蠢的,他們需要食物的時候就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先把冷肉解凍,這項活動不僅浪費精力,還消耗了大量的木材。

預料到後續的資源缺乏後,楊格林決定返航,他們回來的過程中燒掉了一部分船艙的木板,才使得他們沒有餓死。

自那以後,楊格林就沒有出海的心思了,他和他的父親一樣,也投入到工業建設中來,他希望日後能建造出由核動力驅動的鉅艦,而不是那些可憐兮兮的木舟。關於楊格林要到外面世界去的事情,人們有著不同的解釋,然而最多的還是說他是為了一個女人。楊千秋不允許同姓結婚,而楊格林喜歡的卻是一個同姓女子。

人們也不知道那個女孩具體是第幾代的,總之往靠後的說準沒錯,他們都叫她楊二十四。那時候晝夜燈已經完全熄滅了,她是在黑暗中長大的,臉長得特別白皙,手也跟嫩芽一樣,全身都軟軟的。她出生的時候莫丹娜們都圍在產婦身邊,她們也不知道那個產婦是她們的兒媳,孫媳,曾孫媳還是其他的什麼。

那個柔軟的小肉團出現在她們眼前時,她們全都哭了起來,但她們全都不敢哭出聲來,害怕那女孩聽到聲音會碎掉。莫丹娜們從不懷疑自己想法的準確性,她實在太軟弱了,弱到所有的一切都要保護著她,她才能勉強活下來。

楊二十四出生以後,莫丹娜們就不允許男人們住在家裡了,其他的兒子倒是不用擔心,只有老頭子楊千秋和兒子楊格林還住在家裡。聽了莫丹娜們的陳說後,楊千秋緊皺著眉頭,“我想那不是一個天才”,他說。

之後楊千秋住到了他的辦公室裡,而楊格林自己建了一所房子。

婦女們一直把母親和孩子關在屋裡,這使得人們對那所房子越來越好奇,同時各種傳說流行開來。他們都說那裡有一個天才女孩,她出生的時候手裡拿著核電池,所以莫丹娜們要把她保護起來,以免女孩不開心引爆核武器把這個島嶼炸燬。

楊千秋也對這些傳說感興趣,“也許那是一個天才吧”,他後來改口了,懇求莫丹娜們讓他看一眼那個孩子,但她們把他趕了出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