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編審委員會掛在高教司下面,屬於高階專家諮詢機構,高校英語的教學大綱都是委員會起草的,能跟著徐國璋來當評委的,都是同級別的人物。
剩下的兩個評委,一個就是高教司的詹愛群。
另一個是中央臺的英國專家凱瑟琳,凱瑟琳因為《fooe》的播出受到華國觀眾的熟悉和喜愛,請一個英國人當評委,首屆英語競賽會更有說服力。
夏曉蘭的卷子評分沒有毛病,徐國璋並沒有釋疑。
靠著王司長的關系,提前拿到試題也有可能。既然王司長能恬不知恥的拜託眾人照顧,徐國璋有理由懷疑王司長在別的地方做的更多。
拿英語競賽的名字?
只怕真實目的是為了當交換生,甚至進一步“公費留學”。
徐國璋陡然對詹科長冷淡,就是覺得詹科長也一定事前被王司長打好了招呼,兩人都是高教司的同事,沆瀣一氣,讓徐國璋不想親近!
“好好一個競賽,被人搞得烏煙瘴氣。”
一個評委忽然小聲說道。
這件事要不嚴查,對其他學生哪有公平可言,高教司的副司長也不能一手遮天?
僅僅是不讓作弊的人拿名次還不行,華清的學生就能作弊?
查出來,就該嚴懲。
如果在英語競賽裡作弊,在其他人考試裡是否也作弊呢。
“84屆的,也就是大一新生。”
數一數進入決賽的200個大學生,大一新生還不超過3個!
而進入前20強的大一學生,有且只有夏曉蘭一人,包括徐國璋在內的三個評委都沉默。
徐國璋年紀大,資格老,也最無顧慮。
“問一下華清那邊,把這個夏曉蘭的檔案調出來看看。”
如果夏曉蘭的優秀,都是建在“作弊”基礎上空中樓閣,徐國璋是不願意包庇的。
……
進前20強了!
口試部分夏曉蘭倒是不緊張,現在好多人都學的是啞巴英語,夏曉蘭上輩子是為了工作學的,從當推銷員的時候,為了看得懂裝置說明,到後來和外國廠商溝通,她很是下了一番苦工夫。學英語是為了用,夏曉蘭自覺口語水平還不錯。
林老師高興的很,賀教授對夏曉蘭和鐘彩也再三勉勵。
電視臺的攝影組扛著機器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