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行長心情舒暢。
和夏曉蘭打交道就是痛快,多伶俐的一個小姑娘,話都不用說透了,夏曉蘭就知道要有回報。
伍行長一點也不心虛,他又不是給自己謀福利,貸款也沒收過回扣,讓人買國債券也是一心為完成任務。國債券說到底還是為了支援國家建設,伍行長沒拿一分錢好處,有啥好心虛的。
至於貸款給夏曉蘭……呵呵,夏曉蘭能還上貸款的可能性,要伍行長說比那些只剩一口氣吊著的廠子強。
伍行長也搞不懂,改革開放才幾年呢,以前的廠子就不行了,連發工資都等著銀行貸款。
這貸款,夏曉蘭還不起,她還有那麼多有錢的親戚朋友,伍行長心裡是不慌的。
夏曉蘭不知道伍行長的想法,貸20萬,她的資金就充裕了。
買2萬的國債券不算啥,國債券是能兌換的,不過是要等幾年。夏曉蘭就當是存了利息極低的定期理財了,這錢她能在京城多開一家店。
一隻羊和兩只羊有什麼差別。
第一家店選西單,第二家店夏曉蘭準備選秀水街。
秀水街是80年才有的,街道的年齡小,滿打滿算現在才5年時間,那裡是使館和外交公寓,住戶零零散散的,商鋪也零零散散,遠沒有眼下的西單熱鬧。
“那地方開店,能賺錢嗎?”
伍行長不是多管閑事,他總算開始稍微擔心起還沒有貸出去的20萬。
夏曉蘭能拿到手是18萬,還有2萬是買了國債券的,但她要還的仍然是20萬的本金和利息。
“應該能,選址這種事還得看運氣。”
夏曉蘭說的神神秘秘的,伍行長十分無語。
其實夏曉蘭是知道秀水街要不了兩年就會翻身,那裡會成為中外遊客到京城必去的一個“景點”,和長城、一樣,到了京城不去秀水街逛逛,和秀水街坑人不償命的老闆們砍砍價,哪裡算到過京城嘛。
有人稱秀水街是“用改革開放的剪刀裁剪出來的21世紀清明上河圖”,可想而知有多熱鬧!
秀水街不僅賣各種服飾,還有絲綢、茶葉、瓷器等華國特色文化商品。處在使館區,很容易遇到外國顧客,好多攤位的老闆會宰客……夏曉蘭倒沒有這個想法,定價稍微貴點行,賣點帶華國文化特色的商品可以吸引外國友人,專門宰客就不必了,外國人也不傻,被宰過一次,想讓他們長期掏錢買東西就不好辦了。
秀水街現在已經比80年剛建設那會兒熱鬧了,伍行長這次找店鋪倒是很快,銀行放款也快,貸款和店鋪基本上是一塊兒到手的。
夏曉蘭忙的飛起,低息不是沒有利息,錢到手一天,就算一天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