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能力只佔一小部分。
最大動力與堅持的信念還是來自於每一位付出訂閱的衣食父母,否則無論如何這本書也無法完本,畢竟作者菌也是要恰飯的。
而回顧這本書寫作過程,作者菌也犯了幾個巨大的錯誤,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在快三百萬字時,錯誤估計了自己的精力並用小號開了本新書。
當時想法很簡單。
本書已經進入後期。
我想著提前寫本新書試試感覺。
畢竟以前也雙開過,個人感覺是能扛得住的,結果忽略了當年作者年富力強還是個單身狗,而如今有了家庭實在是有太多事情牽扯精力。
最後結果就是新書沒寫出來、還嚴重拖累本書更新,身體狀況也每況日下。
當時篇幅儘管已近三百萬字,但本書追訂本來還有一千一二,結果不到倆月就掉到近半,有很多老朋友因此離開,實在是一次血淚的教訓。
今後再也不會雙開了。
說回到這本書,其實在寫本書之前,作者從沒寫過第四天災的文,書也只看過三兩本而已。
本書與任何一本書的風格都不一樣,雖然讓我收穫了不少新的感悟與經驗,但也在寫作過程中每少吃經驗不足的虧。
關於評論。
自打十月份後。
我基本就沒有再看了。
因為我知道本書問題,只不過篇幅實在過長,船大難掉頭很難改變,所以索性就當鴕鳥了。
本書的書評是非常原生態的,我近一年就幾乎沒刪過書評。
準備等休息幾天。
再所有書評一口氣看完。
至於下一本新書,我會更積極參加與讀者大佬們的互動,畢竟寫網文的長時間閉門造車也不是個事。
關於新書。
今天已無縫銜接發出來了。
按個人寫作習慣,我很少連續創作兩本題材相似的書,但我感覺本書有很多地方沒發揮好,這種題材完全可以寫得更有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