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人根本就認為冬天種菜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怎麼會貪圖那幾個工分?他們自然而然就選擇了第二套方案。
而支持者們絕大多數也選擇了第二套方案。
何小滿悄悄搖頭,老支書才是只老狐狸啊,這偷換概念玩得簡直六六六。
原本大家討論的問題是是否種植冬菜,結果被高東海一番騷操作之後就轉變成以何種形式種植冬菜,偏偏那些散會還在討論冬天怎樣種菜的人們完全沒感覺到,他們被高東海給耍了。
因為一旦將來真的出了什麼問題上面有人來查,這就是一次全票透過同意種植冬菜的會議,大家只是因為兩套方案才進行的舉手表決。
人老成精,二老爺子回家之後才拍了大腿:“王八羔子,老子被高老三給忽悠了!”
但是為時已晚,全村人舉手表決已經透過了。
只是在這個閉塞的東北苦寒村鎮上,人們覺得冬天種植蔬菜是天方夜譚,痴人說夢,其實這項種植反季蔬菜的技術,我們的老祖宗在西漢時就已經開始了。
“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
說的是西漢皇宮內太官園裡冬天利用密閉的屋室種植蔥、韭菜等作物,利用沒有火焰的熱源烘烤提升室溫來種植反季蔬菜。
何小滿自然沒有必要去跟這些人解釋,經過現代位面,何小滿本身還是喜歡按勞分配這種模式。
多付出多回報,不付出就不回報,憑什麼別人辛苦勞作,患得患失煎熬著等待結果,而其他人只要好命的生在這個屯子就可以坐享其成?
秋收仍然在不緊不慢的進行,今年上溪大隊不但沒有往年的那種時間就是糧食的緊迫感,反而還有餘力讓高東海在表決支援冬菜種植的社員中尋找合適的人選開始進行育種育苗。
何小滿和高東海、老支書、高建設以及冬菜小組的資深菜農共同敲定幾種價效比比較高的作物,如韭菜、菠菜、黃瓜、番茄等等。
楚雲浩之所以成為核心成員,是因為他可以透過他手中的渠道低價給大隊搞到規格韌度合適的塑膠、鋼筋,何小滿提供大棚建造圖以及相關技術,至於具體如何種植方面,還要靠高東海和老支書這些經驗豐富的農民。
大家各司其職,分工合作。
當幾個人又開始在何小滿寬敞的大門口開始編葦笆時,人們才明白為什麼去年陶知青要大家把所有的蒲草和蘆葦全都收集起來。
一扇扇的草簾子編織好之後堆疊在何小滿的高牆大院內,想要搞破壞放火燒掉都不大可能。
趁著土地還未上凍,認根的多年生韭菜已經被連根挪進劃分為棚菜用地的區域,東拼西湊出六畦,其餘地方也都被規劃好種植什麼作物。
上面間距相同的鋼筋一排排,三面土牆一面塑膠的初級版蔬菜大棚終於建造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