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積分直接可以兌換成本位面幣1103塊錢!
69年的一千塊錢,那是可以學習穿越重生人士去帝都屯四合院的價錢!
據何小滿所知,房價,尤其是地方的房價,在77年解禁沒有來到之前一直低迷得很穩定。
所以她不急。
反正知青下鄉第一年是不允許請假回家探親的,這些積分就先放著。
花生脫殼機的誕生讓高東海和老支書對陶小甄這個知青產生了盲目的信心,於是後面的冬天發豆芽創收在他們心裡也變得十分可行,因此兩人非常配合何小滿各種莫名奇妙的指令,比如趁著現在閒下來一批人去收割大坑地的蒲草和蘆葦。
如今看見何小滿,兩個老頭就像看見了迪迦,甚至問都不問她為什麼忽然要這些人去割蒲草,反正幹就得了。
這段時間十里八村的大隊長、生產隊長都紛紛跑來上溪大隊圍觀脫殼機,等到顯見脫殼機的效率之後有人當場就表示要去農機廠訂購,而更多的人則選擇觀望。
這些人的理由很簡單,東北一到冬天就貓冬兒了,一家領一麻袋花生回去剝,三四天就是一袋子,何必還要這樣花錢買機器?現在把活幹完了,漫長的冬季會有一小撮閒得蛋疼的社員不是聚眾賭博就是分散開去搞破鞋,令人頭疼無比。
還不如給他們找點活幹。
面對自家社員的質疑,高東海老神在在:“爾等閉嘴,山人自有妙計。”
馬貴雲曾經跟馬小紅私底下抱怨:“你們家大隊長如今越來越官僚,啥事我們問都問不得了?”
馬小紅笑笑也不答話。
現在馬貴雲的氣焰已經明顯沒有以前囂張。
“那股蹦躂不了多久了。”想著之前高東海莫測高深的話,馬小紅思忖著自家老頭子看來是真的知道點什麼。
高東海這個大隊長當的有多憋屈沒有人比馬小紅更清楚。
幹得好,那邊就來摘桃子,都是他們給保駕護航的結果;幹得不好,那邊就推卸責任,跟那群領導一起呵斥她家老高,家族給你地位給你權利,你卻幹啥啥不行,要是幹不好就下來,多得是高家人等著出頭呢!
出頭?這回怕是多年的膿癤子要冒頭了吧?
她知道帶來一切變化的都是因為青年點裡的兩個能人,一個是楚知青,一個是陶知青。
“這倆要是來,你就當你最稀罕的侄子侄女那麼招待就完了。”
這是高東海一再叮囑過她的話。
夫妻一體,老高有前程,她才有人阿諛奉承,老高要是完蛋了,她就啥也不是。
所以馬小紅都快吧自己孃家屯子裡的綠豆給掏空了,瘋了一樣的收購綠豆,大不了發不好綠豆芽她賠錢,為了自己老爺們的前途,她認!
馬小紅明白,不用承擔風險就能獲得好處的事輪不到她頭上。
凜冽寒風颳起的時候,手工花生脫殼機已經名聲鵲起,銷量不如大家預料那樣井噴式增長,卻也是穩步攀升,在冬季三十泡子縣各大工廠一片唱衰中唯一異軍獨起、源源不絕創造可觀利潤的,目前只有農機廠。
在男勞動力開始用脫殼機打苞米時,何小滿的豆芽大軍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