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青雲鴻途> 第104章 張梓琳來到茶山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4章 張梓琳來到茶山鄉

任平生坐在車裡心道:“建學校找的是大學同學林雅涵,修路找的是情人李曼妮,申請旅遊專案自己又找的是乾姐姐柳如青,每一次都是利用私人關係解決公事。

不過老天待自己也算不錯,才23歲就提拔為黨委委員、常務副鄉長,修路引來李曼妮投資石場和沙場,給自己帶來了利潤,省了金錢的煩惱。

柳如青很快打回了電話,“任弟,我給李部長打過招呼了,你明天把材料帶給她看一看,要是專案確實好的話,她會給爭取的。”

得到了柳如青肯定的回答,任平生心裡就踏實了,連聲感謝自己這位貴人“乾姐姐”。

第二天,任平生就帶著材料去市委宣傳部拜訪李真真。

李真真長得是真漂亮,不過臉色很冷漠,並沒有因為任平生是柳如青介紹來的就好言相待。

李真真看了半天材料,就給曹魏成打了個電話,簡單的問了幾句1000萬文化旅遊獎補資金事情,最後提了下茶山鄉的專案非常好,曹魏成就明白這位美女部長的意思了。

李真真又給一個叫張部長的女人打了個電話,很快外面進來一位30歲初頭的美女副部長。

李真真站起來介紹道:“任鄉長,這位是我們宣傳部的副部長張梓琳,她分管文化產業工作,你這份茶山鄉文化旅遊的專案材料我就先留下了。張部長,市裡的文化產業工作不是一直沒有破題嗎?我看平南縣茶山鄉的文化產業工作就可以好好打造打造,你看看聯絡聯絡市旅遊局的曹局長,利用這次機會,一起打造一下咱們市文化產業的典型。”

張梓琳連忙接過材料,道:“好的,我先熟悉熟悉材料,等過幾天,我再到茶山鄉實地調研一下,到時候還得麻煩你這位帥哥鄉長啊?”

宣傳部屬於外宣部門,因此女子居多,說話做事也比較放得開,還鬧了任平生一個大紅臉,不過事情居然辦成功了,還有一個意外收穫,說不準這位張部長去看一看,還能在市委宣傳部這邊爭取到資金呢。

任平生自然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九月十一日,任平生正在辦公室看報紙,接到了曹魏成打來的電話,他高興地道:“任鄉長,告訴你一個好訊息,市裡已經同意將1000萬文化旅遊獎補資金落戶到平南,為了此事,我可是得罪了平西等的領導,對了你跟李部長是什麼關係啊。”

任平生自然不會透漏,只是說是高振山書記給爭取過來的。

當任平生喜滋滋地將這個訊息報告給書記高振山之時,高振山很平靜,道:“我知道這事了,專案來了以後,你們茶山鄉要負責協調,儘快與江東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1000萬文化旅遊獎補資金用好。”

1000萬文化旅遊獎補資金專案是江東省打造5A級景區建設的子專案,國家也會有資金補助,因此這個專案落戶茶山鄉好處多多,只要建設好了,以後每年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

一回到辦公室,黨政辦主任張中山便告訴了他市委宣傳部要來茶山鄉調研的事情。

任平生沒想到張梓琳副部長會那麼快來茶山鄉調研,自己正打算和李曼妮商量簽訂合約開發茶山的事情呢。

看到任平生面無表情的坐在那裡,張中山問道:“任副鄉長,魏書記讓我問問你,明天市委宣傳部張部長她們來,不知道看那幾個點,看多長時間啊。”

任平生心裡一驚,看來魏國棟對自己的成見是越來越深了啊。自己不主動找我,而是安排張中山來傳話了。看來對自己這段時間到旅遊局申請1000萬專案資金的事情耿耿於懷呢。

不過任平生也有自己的道理,現在縣裡成立了茶山開發領導小組,鄉里領導只有他跟李婷婷在這個小組裡面,當時魏國棟是拒絕加入的。就連鄉里成立的指揮部都拒絕加入,所以關於茶山文化旅遊的事情自然用不著找他彙報了。

任平生看了張中山一眼,“張主任啊,張部長一行來咱們平南縣,主要是為了調研支援茶山文旅教育綜合體開發的事情。一個是要實地考察、參觀,這參觀考察點,你跟李鄉長彙報一下,確定幾個點,確定的點要抓住市委宣傳部的專案方向,我們重點是爭取到部裡的文化產業資金支援。第二個是我看要開一個座談會,讓部領導重點了解了解咱們縣、鄉、村對這個專案的瞭解程度和重視程度,好吧?”

張中山一聽頭就有些大,有些不滿道:“任副鄉長,午飯我們安排在哪裡吃啊?”

任平生不假思索的說道:“我看就安排在山下的農家樂吧,你儘快形成一個接待方案的初稿,弄完之後不用給我看了,直接報到李鄉長和魏書記那邊吧,定完方案之後直接報到我這邊就行了。”

第二天一上班,任平生便跟著辦公室主任張中山來到了魏國棟的辦公室。

魏國棟道:“任副鄉長,張主任拿的方案我看過了,你的想法很好,現在咱們一起把這個方案定一定。”

魏國棟的態度倒是讓任平生心裡有些驚訝,以前魏國棟對自己的態度一直都是藏著掖著,沒想到今天突然對自己轉變了態度,難道自己贏得了對方的認可?不過總之也不是一件壞事。

第二天一大早,辦公室的司機小王便拉著任平生、李婷婷在茶山鄉路口等待著市委宣傳部的張梓琳一行。

到路口接界,這是一種迎來送往的尊重,這個習俗在古代就很提倡,電視劇裡這種鏡頭屢見不鮮,比如說京城裡來的欽差大臣或者省裡的巡撫、總督到下面縣城或者州郡檢查工作、體察民情,那那些縣令和郡守一般都要在城門外的路口處跪在那裡迎接,這就是官場裡面一個非常大的禮節。當然現在是不用跪在那裡了,不過如果可以跪的話,應該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去跪的,這畢竟是一種基因和傳承,不可能完全消失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