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青雲鴻途> 第144章 高速改名風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4章 高速改名風波

這份報告是茶山文管會集體的結晶,由任平生執筆而成,看著十來頁散發著墨香的漂亮檔案,任平生也頗有成就感,心裡也很是滿足。

這份檔案送到平南縣委、縣府以後。到底會不會受到重視,茶山文管會除了任平生以外,宋振國、王昌亮、李歡歡等人都沒有底氣。

畢竟檔案有些範疇超越了茶山文管會以及開發區的權利,或者說,如果平南縣委、縣府同意了這一份檔案,則平南縣建設領域將有一些改變,特別是在城市規劃方面必然會有大的調整。

令茶山文管會機關幹部們大跌眼鏡地事情發生了,檔案送出去以後,很快就有了結果,縣委書記高振山用粗筆批示道:“此文甚好,發到平南各鎮鄉各部委辦,希望認真學習茶山文管會敢想敢闖的精神。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大膽開拓,求真務實,另,檔案提及的事項。在常委會上研究。”

看著高振山地批示,文管會的幹部們炸開了鍋,一方面感嘆高振山對於任平生的厚受。另一方面血液裡有一股創業熱潮在湧動,當他與堂兄一起喝茶的時候,血液裡都還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江州市委,常委會議室,江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高志遠已經就全市的市管幹部人事變動作了彙報。

等他彙報完了,分管組織副書記林國棟彙報道:“還有一件事情要作說明,省黨校廳級幹部後備班在四月十五日就要開班,平南縣委書記高振山很快就要離只學習,高振山離開以後,建議由縣長閆三明臨時主持平南縣委工作。”

王安民書記摘下眼鏡,側過頭,問萬之東道:“萬市長,你的意見?”

萬市長瞟了一眼王安民,眼睛中閃過一絲不滿。萬之東是從團省委書記任上調過來的市長,今年才43歲,比市委書記王安民小了整整7歲,可謂是年富力強、衝勁十足。

萬之東一來江州市就在大刀闊斧的調研、改革,很多工作、很多事情都打上了“萬式思想”“萬式思路”“萬式風格”,拍板了很多工作,插手了很多工作,這讓市委書記王安民大為不滿。

兩人以前接觸不多,平時也只是客客氣氣的互相尊重,現在在一個班子裡工作,各種各樣的矛盾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想壓夜壓不下來。

市長萬之東,清了清嗓子,低聲道:“我同意林書記意見,平南能有今天的局面,高振山和閆三明都是有功勞的,我同意由閆三明臨時主持平南縣委工作,這樣安排更能保持平南政策和工作的延續性。”

其他常委在這種縣委主要領導的人事任免上沒有太多的發言權,都知趣地閉了嘴,等著王安民書記作最後決斷。

萬之東發言的時候,王安民書記重新把眼鏡戴了上去,仔細聽著萬之東的發言。

萬之東發言完畢,會議室安靜下來,常委們在等著王安民書記最後拍板。

王安民書記不緊不慢道:“高振山雖然要到省黨校學習一年,他還是縣委書記嘛,我看就不必由閆三明來主持縣委工作了。閆三明抓經濟有一套,還是專心致志搞好經濟工作。不過縣委是龍頭,是指引和領導縣府工作的,需要一個政治素質高,經驗豐富的同志去主持平南縣委工作。我看市委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姜自忠同志素質不錯。也在副部長這個職務工作三、四年了,就把他調到平南,出任平南縣委副書記,在高振山學習期間主持縣委日常工作。”

副書記林國棟心裡暗暗一笑,他雖然並不純粹是王安民書記嫡系,卻與王安民書記走得挺近,對於新市長萬之東的強勢入沙早就有看法,這樣安排也是他願意看到的,或者說他也出了一把力。

除了林國棟,組織部長高志遠也很清楚這事的來龍去脈:前一段時間。王安民書記還是有意讓閆三明主持平南大局地,在前天小範圍研究人事工作之時,林國棟輕描淡寫地說道:“萬之東市長也提出由閆三明來主持平南縣委工作。”

說者有意,聽者有心,也就有了今天這個結局。

高振山很快就知道了常委會的研究決定。這個結局對平南縣的政治格局將產生深運影響,姜自忠原本就是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直接轉任為縣委書記都夠格,不過近幾年平南縣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下一步還要區劃調整劃區融入主城區。派姜自忠到平南縣主持縣委工作,接班人姿態很明顯。

而這幾天,任平生暫時遠離了平南縣的官場漩渦,他天天和李歡歡一起,陪著南港白雲製藥集團地姜良友老總,遊覽平南縣的山山水水。

其實姜良友能到平南來,也是出於自身的需要。

南港白雲製藥集團是傳統的中藥廠,去年研發成功了一種有效治療糖尿病的新藥,所需的主要成份叫著羞羞草,而且工藝要求是從採摘到入廠不能超過二十四小時,否則藥效就要大大降低。羞羞草適合生長在亞熱帶溼潤氣候的大山中,主要產地就是江東,正因為此。南港白雲製藥集團就考慮在江東建設一個分廠。

姜良友為此已派人多次去江東暗中考察,得出的結論是江州一帶是最好最大的原材料產地。不過姜良友行走江湖多年,經驗老道,他一直將真實意圖隱藏起來,不讓任平生摸清楚底牌。

南港白雲製藥集團姜良友老總到了平南兩天,任平生竭盡心思,把活動搞得很豐富,第一天到了後山村,幾個人帶著土槍,到密林裡打了一天野雞,第二天到茶山村的茶山水庫釣庫魚,姜總打槍釣魚全是內行,也極在耐心,劃了一條小船到水庫中間,坐了一天,楞是釣了一條七斤重地大魚,高興得嘴巴合不攏,晚上,大家就在水庫庫房裡煮魚,放生薑、蔥、蒜和鹽,魚香四溢,湯味濃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