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拖刀計、羅成的回馬槍、秦瓊的撒手鐧,是武林史上的三大經典絕招。
古之徵戰,兩將交鋒之時,在所有敗中取勝、反敗為勝或者是詐敗以求速勝的手段之中,當屬這三招最負盛名。
而在這三大絕招之中,又以拖刀計最受稱讚。這是因為關羽在武道上的成就遠超羅成和秦瓊。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如今這三大絕招均已失傳了。
這三招到底是怎樣的用法,能夠形成什麼樣的威力?沒人知道,也沒人能夠想象出來。
“拖刀就是拖刀計啊?”
這次龍耀京不信姐姐的話了,又道:“拖刀誰不會啊?哈!”
姐妹倆在這裡辯論,擂臺上的兩個人卻不會停下來等待她們辯出個結果。
龍耀京話未說到一半,就看見3D影像裡的悲傷犬扔下了手中的刀杆,不禁大笑出聲。
這把青龍偃月刀不扔是不行了。
悲傷犬倒拖大刀逃跑,速度卻比雙截龍還要慢了幾分。
人家雙截龍的身形已經追過刀身了,與悲傷犬的背影只剩一根刀杆的距離。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樣的拖刀計能夠實現反身一擊?那根本就不可能!
而悲傷犬的面前卻是屬於他的兵器架,還能往哪跑?
只見悲傷犬陡然縱身而起,平地拔升兩米多高,似乎是想站到兵器架上面,又或者跳過兵器架,用兵器架來阻隔身後雙截龍的追襲。
哈哈!狗急跳牆!
這一瞬間,龍耀京忽然想到了這樣一句成語,真是太貼切了!
正想說出來時,卻看見悲傷犬在棄刀縱起的同時、從兵器架上抓了兩柄長劍。
兵器中自有雙劍路數,所以雙方的兵器架上都備有兩把長劍。
難道是想用雙劍來應對雙截棍?
這念頭甫一產生,就看見悲傷犬反手將雙劍擲向身後,連劍鞘都沒來得及脫去。
這有什麼用?龍耀京對此嗤之以鼻。
由此看來,悲傷犬的用意是防止雙截龍緊隨著他起跳,只要雙截龍也跳起來,那麼這雙長劍就會打在雙截龍的左右兩肩。
可是劍不出鞘能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