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煉淡水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將海水倒進鍋裡煮沸蒸發,再讓蒸發出來的水汽凝結落下、引出就行。
沒有鍋蓋,溫嫻便把土灶上的鍋做成半封閉式的。
底下是火洞,上方是一口大大的土鍋,再往上,土鍋上方是蓋下來大半與土鍋連成一體的鍋蓋。
鍋蓋將土鍋蓋個半嚴,上方留一個洞用於裝灌海水。
貼近灶臺的地方也留了空隙,空隙用木頭塞住,需要的時候再挪開,方便將裡頭沉澱出來的粗鹽給舀出來。
當然,有這些還不夠,蒸發冷凝的水不會乖乖往外面跑。
若是沒有處理好,那些冷凝的水只會原路返回到鍋裡,直到徹底蒸發。
要想將冷凝水匯出來,是個難事兒。
溫嫻想了個法子,用薄薄的石板搭在鍋蓋中央。一半在鍋裡,一半延伸到鍋外挖的蓄水池裡。
中間交接的地方留了條縫,方便水流出來。
做好這些已是傍晚,充當蓄水池的坑挖的還不大,但溫嫻躍躍欲試,想立馬試試能不能行。
她去洞裡將之前做的土鍋拿上,打算用土鍋去海邊舀海水回來。
盛憐兒追上她,接過她手裡的土鍋道:“夫人我來吧,今日的活兒已經差不多了,我去快些。”
她今日給自己定的任務是撿柴,撿了一天,雖然累,但想到溫嫻還在為她們喝水想法子,她便不好意思再歇著。
“那你小心些,就在邊上舀。”溫嫻沒再客氣,直接將土鍋遞給她。
土灶裡滿打滿可以裝十鍋水,但是,第一次試,溫嫻只讓裝了一半就開始燒火了。
第一次提煉淡水,方便檢驗成果,溫嫻直接把小土鍋接到外面。待會兒淡水出來直接入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