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9章 黑匣子 (1 / 2)

在整個上半年瘋狂的太空梭發射中,前進號的完成度提高地飛快。

由於長征十號火箭已經完成了搶先登月的重要使命,津沽基地的產能終於不用全部集中在火箭上面,剩下的四個服務艙也已經同時開工建造,預計10月至11月交付完畢。

這也意味著前進號空間站將在今年徹底竣工,以超過1500噸質量成為人類最大最強的單體空間站,建立碾壓性的優勢。

它能作為太空站和飛船,也可以用來作為以後更多專案的起點,比如建造空間電站或者其他大型設施時,起到類似於地球上浮動船塢的作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點。

特別是可以預見地用於太陽系內航行,只要帶上充足的物資,就是完美的太空飛船,0.3G重力已經完全夠用。

它才是新世紀真正具有突破性里程碑的航天產物,登月的意義在其面前都不由得黯淡幾分。

新遠的H2們已經休息了一個多月,馬上又要幹活了。

在佘院士的心目中前進號的意義比月球採礦大多了,所以才不斷的帶著航天局參與到它的建造中。

聊了一會兒前進號,林炬突然轉移話題到了長城一號上,後者已經在奉天接受了兩個月改造,一直神神秘秘的,現在還是個空殼子。

“長城一號啊,這個倒是有點說的,軍方打算更改一下載荷。

他們放棄了原來搭載巨型鐳射器的計劃,轉而決定裝上更加靈活的小型鐳射器,專門針對衛星,來進行反衛星任務。”

“反衛星,那反導部分呢?”

“這個嘛……”佘院士有些為難,但好像想到了什麼還是說道:

“這東西原本是不能說的,但現在告訴你也沒關係,你知道極光計劃吧?”

林炬當然知道,現在他對這玩意熟悉的很。

“聯盟的鐳射反導系統?你們準備復活它?”

佘院士點頭:“經過我們的研判,雖然這套系統需要低地軌道執行,但太空梭作為運載工具不夠穩,還是單獨做成衛星比較合適。

預計要達到5兆瓦的可持續輸出、30兆瓦的瞬間峰值功率,質量在40噸左右,需要能夠源源不斷提供電力的核電堆,目前的打算是找伱們要。”

看來國內也認可了鐳射反導的可行性,沒想到依然讓新遠參與了進來。

基地自己在吸收了冶煉衛星的技術後也更改了以前的方案,千鈞棒二號被放棄轉而製造更強大的千鈞棒三號,光源依然是20MW,但作用效果提升15倍,只需要1秒以內的照射就能摧毀彈頭,總重還只有130噸上升的不多。

等離子鏡面反射技術論文也發在了內參裡,可能國內的科研界覺得不太靠譜沒打算用吧。

林炬:“40噸,去除掉其他部分恐怕留給發電堆的質量不多。”

佘院士:“現在不需要,這起碼是兩三年才能搞定,這會兒也只是粗略的構想。

其實軍方還有個想法,用前進號來改裝搭載100MW的超級鐳射器,體積和電力就很容易解決,不過反對意見很大,我也不贊成。”

林炬:“那為什麼不連線在空間電站上,那個可以提供170MW的電力?”

“你提醒我了,我回去提一下。”

“……”

“好了,開個玩笑而已,這種東西哪裡能搞得那麼明顯,其實這都是很遠期的儲備研究,又不是隨時打大戰,就算真造出來了也就是作為技術儲備和少量威懾。”

林炬:“如果是地球上的話的確如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