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上校,飲食還習慣嗎?有想吃的菜可以給食堂反應。”
李晟收盤子的時候劉澤森和簡鬱珊才開始吃飯,於是走過去關心了一下。
“啊,不用那麼麻煩的,貴軍……我們這裡的飲食很好,而且我特別愛吃這裡的燴麵,以前阿公做的不少呢,他還打算教我,說以後沒出息就去開燴麵店。”
和簡鬱珊不同,劉澤森的爺爺當年也是從中原過去的,並非是本地人。
“習慣就好,平時訓練的時候也不用太刻苦,我經常看到你在單槓上面呢。”
聊了幾句後李晟就準備離開,但劉澤森突然拉住他,悄聲問了句:
“那個……我們什麼時候能夠上去啊,不是說訓練……”
“這……”作為老資格航天員兼副隊長,李晟當然知道劉澤森想問什麼。
他並沒有避開這個問題,而是認真說道:
“你也知道這和航天系統關係不大,還取決於什麼時候能談成,但如果你們之後有第二批、第三批,那肯定兩年之內問題不大,得先解決外部因素干擾,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也不能亂說。”
“好,好,謝謝李隊長。”
劉澤森坐回椅子,吃飯的速度明顯加快了一些。
“小珊吃快一點,下午兩點就開始了,我們可不能錯過直播。”
……
“粽子就別吃了,這個不太好消化。”
聽著張智光的話,方林乖乖放下真空包裝的素粽子,被丁繼華笑呵呵地接了過去。
“我先給伱在這兒留著,船上還有點蔬菜,你們下去的時候我就在這兒給你們做大餐接風洗塵。”
張智光:“吃的話倒不著急,我覺得可以等對接了‘烏兔’以後再說,上面的蔬菜應該第一批已經熟了,吃新鮮蔬菜更好。
倒是你老丁,讓你休息都不肯,等會我們下去了好好休息,別急著惦記14。”
丁繼華用笑聲代替回應,他的年紀稍大一些,雖然此次任務並不登月但工作量可一點都不低,準備工作大部分都被他搶過去做了,而且還要負責在天上接應。
世界上第一個月軌留守宇航員是阿波羅11號上的邁克爾·科林斯,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登月的時候,他獨自一個人待在飛船裡,成為了離地球最遠的人類,也被媒體評為“歷史上最孤獨的人”。
現在,丁繼華即將成為最孤獨的華國人。
現在是中午11點,離直播還有一三個小時,曙光三號乘組用了一個上午來清點物資和檢查登陸器電氣系統,現在才匆匆進行午餐。
方林和張智光都吃的是易消化食物而且量並不多,他們得確保接下來至少六七個小時身體不出意外。
正式進行登月前最後的著陸點確認部分應該是歷史上所有登月中最輕鬆的,不僅有衛星和空間站測控的輔助,月表還有相當多的探測器能提供指引,只要按照計劃行動就可以,不必要進行持續幾天的觀察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