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422章 天幕二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2章 天幕二號 (1 / 2)

相比於常規版本,為了適應月球環境它做出了相當多的改進。

首先是電池進行了全面升級,因為月球的低重力環境將電池質量增加到了60公斤,並由於關節消耗能量大幅降低使續航時間增加到了10個小時,主要增加在了軀幹位置。

另一個重大改進是為了抵禦月塵對機械結構的傷害以及空間輻射,它被套上了從宇航服改進而來的防護層,併為了降低故障率和質量設計為不可拆卸。

同時四肢軀幹部分因為無需加壓大部分新增了硬殼支撐以增強防護能力,看上去沒有正常的宇航服那樣臃腫,耐用性也要強得多。

不過宇航服雖然不提供加壓,但卻保留了加熱功能,可以為機器人保持零下80度到零下20度的恆溫,這些電力由背部的電池包提供,既能保溫也能充當額外活動所需的額外電源,所以“14”的整體外觀其實和真人宇航員差不多。

之所以需要加熱保溫是因為二號機器人原本沒想著在月球上用,它的系統並不能支援直面極低溫,零下80度是簡單改造以後的極限。

整個改造之後“14”的質量也才120公斤,而強大得多的勇士一號機器人重達300公斤,帶上去太麻煩了。

“14”是一個需要保密的存在,出發前才瞭解到它的曙光三號乘組對它的瞭解也不算多,好在14是強人工智慧機器人,它也不需要依賴人類的過度操控。

等曙光三號的直播結束,它就會被放到月球上進行各種測試以及探索工作,如果確實使用方便,就會嘗試在月球建設的過程中多送一些上去,減少人員所需的補給。

但此次任務中它還有個功能是可以被真人同步操縱,留守在飛船內的丁繼華可以透過VR穿戴裝置來實時操控“14”,彌補不能下降到地面的遺憾。

這還是新遠主動提出的專案,反正一臺改造的二號機器人也不算什麼,摔壞了也沒關係,相反卻能夠讓三名宇航員都能夠在月表團聚,如果能夠對外宣傳的話一定是相當好的素材。

現在丁繼華就是利用筆記本上的模擬軟體進行練習操控,但因為不熟悉總是遇到莫名其妙的問題。

學歷最高的方林看了半天也找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將這個問題先記下,等會傳回地面問問。

他和丁繼華都沒有去過新遠的基地,並不瞭解“14”到底有多強力,只是將其作為一個有些超前的測試專案。

……

7月2日晚,瓊州。

雷亞納·阿爾卡里帶著阿伯航天局的一干人馬降落在機場,林炬和佘院士都親自到場迎接。

雷亞納·阿爾卡里,阿伯前空軍飛行員,現任阿伯航天局副局長,宇航員,不僅去過國際空間站,還多次擔任過‘自麥加’號指令長,從去年末開始到國內接受訓練。

他並不是唯一一個阿伯宇航員,也不是王室成員,但卻有一個極其重要的身份:阿伯首位登月宇航員。

和他一起的還有阿里·阿爾喀爾利,是一名早期就來受訓的阿伯飛行員。

在所有受訓人員中,阿爾喀爾利的綜合表現並非最佳,但他有一個重要的優點:擁有極其熟練的中文基礎,無論是漢字閱讀還是交流都和國人一樣毫無障礙,甚至帶有河南口音。

至少當林炬聽到“恁好啊”的時候要不是看到那張異域面孔,還真以為是位中原老鄉。

雷亞納和阿爾喀爾利抵達的第二天,他們就在瓊州召開了一個簡易的釋出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