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411章 God Bless Yankee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1章 God Bless Yankee (1 / 2)

在“烏兔”核心艙發射的同時——也就是阿美時間6月25日晚,“藍月”著陸器在LC39A發射臺由重型獵鷹發射升空。

阿爾忒彌斯二號的乘組在它合上整流罩之前都摸了摸即將承載他們登月使命的著陸器,並在心中為自己祈禱。

每一名宇航員都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師,他們很清楚自己所坐的飛船有多麼倉促,知道即將到來的危險有多大。

“但沒有尼爾和巴茲的大,對嗎?”

克萊爾站在攝像機後面看著三男一女在巨幅旗幟下穿著橙色宇航服拍下合照,說了這樣一句話以示鼓勵。

“你們是英雄,不管能不能登月都是,只要條件不允許必須取消登陸任務,沒人會追責,宇航員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然後他頓了一下:“假如你們出了意外,阿爾忒彌斯二號的事故調查組至少要在我們總部待一年,所以請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我也以我的名譽保證即使計劃提前,所有的發射準備和檢測程式一定沒有錯漏,一定不會帶著缺陷發射!”

在五個人窗戶能看到的方向,緊急運過來的SLS火箭正在黑夜中豎起,一些能進行的檢測專案已經開始,竭力縮短準備時間。

裡德·懷斯曼:“但是,冒險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作為宇航員,我們隨時都在冒險,太空最不缺少的就是危險,一點點意外都能要了我們的命。”黑人維克多補充了一句。

“不會的。”克萊爾拍了拍維克多的肩膀,後者雖是黑人,但卻是少有成績優秀的飛行員兼工程師,從他身上感受不到尼格的那種厭惡感。

“HALO和PPE都已經發射了過去,至少在那裡你們非常安全。”

和曙光三號不一樣,阿爾忒彌斯二號的登陸流程是先後發射的“藍月”和在軌燃料加註裝置先在月軌對接轉移燃料,然後前者再機動到“門戶”空間站上對接到HALO(後勤與居住前哨艙)艙段,等待獵戶座飛船帶著四名宇航員對接到HALO上。

這之後宇航員再轉移到“藍月”上面,完成登月任務再返回對接HALO。

整個任務過程需要四次對接三次分離完成,不過因為電子技術的進步問題並不大。

正如原世界線六發長征五號慢慢把一個個小部分打上去“湊”登月飛船一樣,新世紀以後軌道對接技術的進步其實大幅降低了對火箭運力的需求。

“門戶”和“烏兔”一樣,都是為登月宇航員上的一道保險。

“可是‘門戶’的空間還不到4立方米,不是4平方米,是4立方米,重量8噸,為什麼他們的‘烏兔’有50噸?”

看著維克多毫不領情地頂嘴,克萊爾默默在心中給他打上了剛剛取消的尼格標籤。

這個問題也不是維克多的首創,前幾天議會就質疑為什麼“烏兔”的總預算不到“門戶”的30%卻能那麼大。

問這些問題的全是被匯率矇蔽了雙眼的傢伙,一顆鉚釘在海對面1人民幣,運過來就是1美元了,而阿美自產至少要3美元,而打上這顆鉚釘的人力成本支出至少是對面的三到五倍。

所以克萊爾每每看到有人說那些人僅僅用1/10的預算就怎樣怎樣,完全沒有顧及阿美國情,雖然確實支出要多不少,但肯定沒那麼誇張。

現在約翰在大力宣揚“阿美製造”取代“拆那製造”,聽說會在下半年的磋商中要求央行上調人民幣匯率,到那時候對比就沒那麼強烈了。

據說約翰對6.8的匯率相當不滿,認為3~4人民幣兌換1美元比較合理。

被維克多的頂嘴擾亂思緒的克萊爾面色不變地略過這個問題,繼續給宇航員們灌完雞湯,讓他們休息後就趕緊前往發射臺。

波音和洛克希德兩個最大的承包商也卯足力氣派來了龐大的精銳工程師團隊一刻不停地趕工,正在對橙罐進行最後的檢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