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8章 文化 (1 / 2)

“你們這個機器人真是……”

雖然嫦娥四號專案是兩家一起完成的,但沈祚舟見到探索者機器人還是忍不住吐槽。

對於航天局來說,嫦娥四號本來應該是嫦娥三號任務的延續,技術層次和任務內容相差不大,但因為新遠的插手進行了魔改。

登陸器的質量高達2.8噸,比原定的1.2噸翻了一倍還多。

玉兔二號也得益於著陸器的質量從135公斤漲到了150公斤,但依然是全世界最小的月球車……

就算是420公斤的探索者機器人冒出來也還是小了,前聯盟發射的“月球車1號”“月球車2號”的質量差不多在800公斤。

阿美的月球車210公斤,但那是阿波羅任務給宇航員開的。

當然以質量就輕率地判斷能力是不正確的,玉兔二號還是很不錯的,就是旁邊的探索者太黑科技。

在月球上用跳躍式行進,還有八條機械腿?

探索者的八條機械腿還是有差別的,前面兩條是“副足”,比較靈活搭載了很多裝置,後面6條“主足”,主要用來行進或者乾重活兒。

前面兩條“副足”和後面六條中間的那一對足可以用來夾持或者運輸東西,別看每一對機械腿的最大輸出力量只有50公斤,在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上這可是300公斤的舉重能力。

萬一遇到外星人,兩對足就能抓起兩個宇航員逃命。

每一條“蛛足”的完全展開長度都有1.6米,探索者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玩具,所以真的能當載具用,就是沒地方坐只能站著,而且稍微有點顛簸。

探索者的姿態系統最少能支援用三條足行動,不過四條足穩定一些。

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420公斤的重量裡,240公斤都是遍佈周身的氫鎳電池,科研裝置50公斤,剩下130公斤是探索者的身體,平均每條足只有10多公斤,已經做得相當輕了。

但是一個探測器差不多60%的重量都給了電池……航天局派出的總師沈祚舟是看不慣的,覺得太浪費了。

要是讓他來,頂多劃80公斤給電池,剩下的空間多帶點太陽能板,反正這個大蜘蛛可以自己擦灰。

新遠工程師倒是非常滿意,和慢吞吞的巡視器不一樣,探索者是要幹活的,電池多一些可以延長每次活動時間,充電多衝就衝一會兒唄。

航天局一直對這種依靠電機實現的多步足機器人可靠性十分擔憂,這可是冰冷的太空,溫度又低,這樣高速活動的機構真的靠得住?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從科幻程度以及設計的功能上,探索者是要比月兔強太多了,一看就是科幻產物。

或者說,一看就很適合拿來作為電影道具。

“呀,這個真的要在月球上跑起來,還能一路跳著前進?這個太棒了,我都不用做特效了,直接拍探索者然後加個濾鏡就行了。”

郭凡興奮地摸著探索者二號,這是探索者一號的備份,一號已經運到瓊州準備發射了。

上個月,“流浪地球”正式開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