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章 新年 (1 / 2)

“林廠長,早啊。”

“你也是啊,早。”

從2月5號到2月14號,是新遠的年假時間,不過在1月底許多員工就可以憑藉平時積攢的休息日離開,所以基本上有20天時間B級基地就是半停擺的。

這期間,除了少數崗位必須留下的人員、系統工程師、保衛科以及林炬,連廚師都沒剩下幾個……

保衛科只有幾個新遠本地的,家裡冷清從拖拉機廠就過來的快要60的大爺看著,不過也沒問題,因為B級基地外是有士兵巡邏的。

在基地的外圍,是本地軍區組織的巡守部隊,周邊10公里區域各種明防暗哨,沒有什麼外來人員可以隨便混進來。

林炬不時就能接到一些通報,周圍村、縣出現不明人員的數量在快速增加,好在都不可能衝過層層守衛靠近基地。

再者基地內外擁有巨量的攝像頭和感測器,“山海”忠實的進行監測,絕對不存在保安打瞌睡把什麼東西放進來的可能。

林炬早上在暗處數不清的人員保護下在晨跑一段呼吸新鮮空氣,然後返回小食堂跟系統工程師們一起吃飯。

留下的廚師和清潔大媽小聲討論,他們已經發現了一個現象,大老闆和幾個高工竟然全部單身,簡直是奇景。

渾然不知自己被DISS的林炬還在和工程師們討論下個年度的計劃。

最重要的是NAPE核推進計劃,程南開用7個多月的時間已經基本吃透了基礎的反應堆設計,其中共涉及到1300多項新技術,200多項是重大難點技術。

2016年度的預算要求增加到60億元,其中40多億是給配套企業進行新技術和裝置製造攻關的,第一個試驗堆預計10月到11月進行試執行,並進行XN90飛船的設計工作,進行技術準備。

同時先對電離氣尖聯合推進進行技術驗證,將在7到9月份製造樣機。

而在2017年,核推進小組認為至少要用大半年年時間才能掌握三者的完美聯合推進,一共製造5臺樣機,同年初A100要定型生產,年底之前裝備核熱發動機的H2必須首飛,以作為NAPE延期的後備。

雖然系統有全套技術資料和實驗資料,但要想完全掌握並擁有這方面的自研能力,還是得自己走一遍。

真正的NAPE可用發動機得在2017年10月開始製造,XN90飛船首艘也開始建造。

在2018年的年中,裝備6臺NAPE的XN90飛船下線,當年進行2次試飛,最早在2019年的1月執行載人登月任務,距離系統的期限只剩6個月,足夠一次意外情況。

保險起見,2016年的目標是完成H2太空梭的機體設計與製造,先製造兩架搭載液氧甲烷發動機的常規動力型。

因為在今年,新遠正式開始“前進”離心式空間站的建造工作,這需要大型太空梭進行輔助。

要再製造五枚新遠二號,組成兩發新遠二號甲、兩發新遠二號,前者要專門改裝拿來送H2那130噸的體重上天,以及兩枚新遠三號巨型火箭,也將很快首飛。

今年預算保守投入300億元,資金尚且充足,而且還會密集進行多次載人商業飛行,能賺回來不少。

2月15日,新遠公司兩個基地正式開工。

經過全力擴招,正式入職的員工數量終於突破了3000人,其中400多人竟然都是從國外回來的,被新遠公司所吸引入職。

很多人都是在年末面試透過,開年才正式上班。

再加上從高校借調的人馬,B級基地總算是能夠全力運轉起來,發揮出恐怖的製造能力了。

安德羅夫又往安1250的車間塞進了100多個人,一來就進行兩班倒加快效率,同時派工程師去各個配套企業催促,要求儘快交貨。

他現在要負責多枚火箭、太空梭、飛機的製造,下面管轄著十多個部門,日程安排的滿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