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章 星艦 (1 / 2)

看著畫面中近5米寬度的超大艙內空間,老馬問自己的助理:

“我們可以造這麼寬的艙段嗎?”

“可以,但獵鷹9的直徑只有3.7米,這麼大的空間站加上整流罩後接近8米,太大了,重型獵鷹有足夠的運力,但是不能把它發射上去。”

老馬不說話,只是用手撐住嘴,拇指放在鼻尖。

原本specaX一直以天空領域的探索者自居,即使獵鷹9之前不斷失敗也沒有打擊他的信心,但新遠公司的出現確實給了老馬極大壓力。

雖然即將出現的重型獵鷹足以與新遠二號火箭抗衡,但卻是這個構型的極限,箭體也不如對方。

載人方面也是極大落後,二代龍飛船其實已經具備載人飛行能力,但離承接載人飛行任務估計還有不少麻煩。

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基礎部分已經競標完成了,獵戶座飛船由洛克馬丁研製,服務艙由歐空局負責,著陸器大頭是藍色起源,小部分交給specaX。

不過specaX的作用還是很重要,重型獵鷹火箭是目前唯一能向月球投射26噸物質的重型火箭,只是這樣無法複用,所以得製造兩發重型獵鷹,而且最後全都會被丟棄。

三發SLS,三發重型獵鷹,specaX已經在阿爾忒彌斯計劃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但老馬還是不滿意。

因為新遠又提出了更加強大的新遠三號巨型火箭和核動力太空梭,而他的星際飛船還在設想之中,沒有具體方案。

後世為星艦奠定基礎的“猛禽”液氧甲烷發動機還沒有出世,要2016才有第一代猛禽試車,但已經被定位了specaX未來的主力發動機。

傑夫貝佐斯的藍色起源,BE4發動機本來進度也十分緩慢,但在新遠二號成功後立刻加大了資金投入,一旦成功250噸的推力會比新遠的M220更強。

“阿爾忒彌斯計劃,太落後了。”

老馬突然說了一句,助理知道老闆又要有新想法了:

“NACA選定了貝佐斯的藍月著陸器,它除了大以外和阿波羅計劃沒有任何區別,飛船和著陸器依然分開,依然需要多次對接,程式複雜。

specaX要比所有人更領先,我們想個辦法,別讓宇航員在一個個艙段裡跑來跑去,讓飛船能夠降落在月表並返回。”

馬一龍開啟手機的備忘錄,用扭曲的線條畫出一個模糊的輪廓,是一個頭部扁平的子彈形飛船,上下各有兩個小翼。

“這樣的飛船既能登陸火星和月球,也能在大氣層內著陸,它是真正的飛船,我管它叫star ship(星艦)。

我知道工廠裡有推力更大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但是甲烷才是在未來的行星是可以製取的燃料,所以下一步我們依然堅持甲烷動力……我明白該怎麼做了。”

三天後,當林炬坐在彩雲教練機的後座由鄧磊帶飛,起飛前刷了刷手機,逛小藍鳥發現了特別關注的訊息提示,老馬釋出了specaX的下一步目標。

是星艦,和它印象中的有所不同,但大體上的設計已經出現了。

“這該死的世界線修正力。”

“啊?老闆你說什麼?”

座艙蓋尚未關閉,由南方汽車製造的V8風冷汽油機帶動螺旋槳產生巨大噪音,鄧磊一時間沒聽清林炬在說什麼。

“我說,好好幹,下一批空間站輪換你上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