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開場打頭的是航天局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船,現在已經完成了基礎設計開始試製。
作為最大起飛重量21噸、可載6人的載人飛船,和系統曾提供的方案一極為類似,終於讓林炬提起了興趣。
國家隊的展示到此為止,終於輪到民營隊伍。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為之,新遠宇航被排到最後一位,前兩位是今年剛註冊的,上去真的就只能幹講PPT。
不過林炬記憶中的雙曲線、穀神星都沒有,反而他們展出的專案和新遠一號與空叉的現役火箭極為類似,看來是受到了蝴蝶效應的影響。
終於,安德羅夫收到了提醒,準備上臺。
一直坐在第一排的林炬終於有機會轉過頭觀察眾人反應,果然都將注意力集中了過來,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因為是交流會,講解一部分後會有提問流程,可以想象安德羅夫收到的問題應該不會少。
“……我是安德羅夫,新遠一號改型、新遠二號、新遠三號、新遠四號系列火箭的總設計師,同時也是H1、H2兩型太空梭的副總設計師;我將向你們介紹新遠在未來的航天規劃:
新遠二號……
新遠三號……
最後是我們為火星以及深空目標準備的超巨型火箭,新遠四號:
新遠四號的箭體直徑與新遠三號相同,但一級將改為27臺240噸級富氧分級燃燒液氧液氫發動機,以17+9+1的三圈佈局放置,同時將捆綁4枚四段式固體助推器,每一枚推力2800噸,起飛推力17680噸,起飛重量15500噸!”
說到新遠二號,起飛推力1600噸的重型火箭,臺下安靜;
說到新遠三號,起飛推力7000噸的超重型火箭,臺下安靜;
但當新遠四號擺出來時,沒人坐的住了,頓時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而且持續了整整一分鐘才被壓下去。
因為臺上的大佬剛剛正在喝水,被這資料嗆到正捂住脖子順氣呢。
“咳咳,安靜!聽……咳安德羅夫總師繼續講解!”
緩過來的大佬也是心裡一片神獸奔過,新遠二號和三號他們都有對應的規劃;你新遠牛,有計劃不不足為奇,但新遠四號這是什麼怪物?起飛重量比得上兩艘導彈驅逐艦?!
安德羅夫根本不受影響,繼續畫他的驚世大餅:
“新遠四號的近地軌道運力將達到史無前例的800噸,火星軌道運力200噸,兩枚火箭就能將300噸重的組合飛船送到火星!
嗯,好了,現在是提問時間。”
唰。
放眼望去全是豎起的手掌,就好像是一片手掌灌木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