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探測器,五個探測點。”
鍾成雙手撐住會議桌,眾人的面前漂浮著一副超大的火星彩色地圖鐳射投影,而且精細度超高。
以前經常拿來放PPT的白板已經很少使用,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更喜歡用更加科幻的鐳射投影器。
這臺桌子是新遠在天幕三號任務後捐贈的,應用了最新的鐳射技術,首次做到了大範圍三維立體彩色投影,精細度已經達到了中高階投影儀水準。
市場上壓根沒有同級別產品,鍾成僅僅是從安裝時偶然看到的豐富精密器件,以及開機時的可怕耗電量上,就能知道它絕對價值不菲。
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現在開會時總算有種在星空中揮斥方遒的感覺,手指一拉就是太陽系的巨幅星圖,操控者甚至會有種超越地球的飄忽感受。
懸浮的火星地圖上高亮顯示了五個地點,都是各組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結果。
林炬掃了一眼,然後稍稍皺眉。
這些探測器都離零號平原太遠了,尤其是被基地寄予厚望的天問五號,因為最被重視直接安排去了南極的冰蓋。
那裡是整個火星被認為最有可能有水的地方,祝融號所攜帶的全套化工裝置運轉的重要基礎就是水。
基地依然打算向零號平原發射探測器,不過不單獨發射,而是裝進祝融號的貨艙裡,後者可以裝載60噸貨物,順便塞一個火星車輕而易舉。
新增火星車質量在4噸左右,核動力且配備有機器人和無人機,偵測範圍極廣。
原計劃是讓祝融號在南極邊緣落地,然後新增的兩個大型火星車慢慢挪到零號平原附近。
但南極就太遠了,即使核動力火星車能跑過去也很有可能因為機械故障倒在路上。
不過他無意改變航天局已經定好的目標,想了想插了一句:
“祝融號降落的地方正好是在南極上,那裡的地形其實不利於建設居住區,價值也不算高,我們應該再在南極周邊稍低一些的維度尋找未來合適的居住地。”
說著他把手放在了零號平原到南極點的中線位置附近,那裡顯示的地形較為平坦。
“再增加一個火星車,就以我們校企聯合的名義開展,反正研發費用都攤的差不多了,也多花不了多少錢。”
林炬已經做好了獨立推動的準備,以避免因為預算被否決,但事實超乎他的想象。
鍾成聽了之後認真地朝他手指所在的地方看了一小會兒,然後環顧四周問道:
“大家的意見呢?”
零零散散幾句回答過後,鍾成直接拍板:
“蝨子多了不咬人,五個六個也區別不大,還是直接給天問六號的序號吧,小林,新遠能不能及時交付發射?”
“額……”林炬還在震驚他的果決,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當然沒問題,這都是通用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