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還是把這玩意送過來了,我以為有了‘開拓Ⅱ’就不需要這東西了。”
李偉看向針劑保管箱的眼神有些凝重,畢竟是生化藥品,作為華國人有著天然的敏感性。
幾個月前鄧磊說地面會送來增強體質的生化藥劑,李偉還保持了高度懷疑的態度,畢竟能讓地面送過來的肯定不是什麼致癮的鬼東西,但這也還是離奇了些。
然而現在10支針劑就在眼前,側面的小格子裡還放著一張說明書。
四名宇航員當然都提前幾周得到了訊息,並開始秘密學習如何使用304針劑,但看到實物心裡還是不免有些觸動。
“外骨骼是外在,這個是內在,地面說的是一針保三年效果,打了以後就是小超人。”
鄧磊拿起每一支注射器並仔細檢查外觀是否有破損,嘴上動作也沒停:
“沒有強制要求,打不打全憑自願,這些藥保質期就60天,過了還得銷燬……真是麻煩……”
經過了在月球這片孤寂之地長達半年共處,四名宇航員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較為隨意,只有在執行任務時才會嚴肅些。
相比於以前在天宮空間站的那些宇航員,月球四人組半年的狀態下滑其實有些嚴重了。
我們在這兒待半年還接待各種人,還不是有點焦慮問題?他們以後動不動飛幾年,怕是要被憋死。”
和前進號的第一批船員一樣,他們身上的探索與實驗目的相當重。
李偉聽著他的話緩緩搖頭,這些針劑肯定沒有不用的道理,地面都已經進行了充足的臨床試驗。
鄧磊語氣隨意,實際上說的內容卻十分驚險:
四名月球常駐宇航員每兩週就會進行一次心理測試,到現在已經進行了十幾次,每個人都合格透過。
“我沒問,不過應該是配了吧?這藥有個很重要的作用是加強情緒穩定性,航天局估計也是看中了這點。
三十八萬公里的距離帶來了難以忽視的心理落差,在太空服鏡片中灰白甚至有些泛黃的月球,也比完全黑暗的太空存在感更明顯。
然而根據航天局的統計曲線,他們的評價結果已經從“優秀”逐漸滑向“良好”,甚至有人差點沒摸上“良好”線。
“前進號有沒有配這東西?”
根據心理專家的分析,主要原因還是來自太空的精神高壓和焦慮因素。
他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前進號現在的地位甚至隱隱超過月球開發,而且似乎在幹什麼保密性很高的東西,連幾個太空站之間的定期通訊都缺席了好多次。
更不用提四人組執行的還是最繁忙、最複雜、最危險的工作,出行坐在核反應堆上,探索者機器人身上是同位素電池,運的爆炸物是大蘑菇,簡直處處是死神。
地面試圖透過提升居住地待遇、增加隊員數量等各種辦法來改變這些,同時也順便為長期遠航收集經驗。
這並不是因為四名宇航員的素質不行,而是環境的影響超乎想象。
兩人閒聊的同時柳鳴和付向傑也靠了過來,四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一致的平靜,默不作聲地各自拿起一支針劑。
“我先來吧,後面就我先留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