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簡陋了點,但暫時就這兒滿足你們的條件。”
金榮有些歉意地看向他後面的一行人,然後率先從大門走了進去。
緊隨其後的是楊仲凱,他抬頭看了看明顯褪色的門框,大致判斷這裡應該還保留著90年代的痕跡。
這是位於京郊、荒草地中的一小堆建築,粉刷的紅色牆皮大都脫落,依稀還能看見不少標語的痕跡。
“沒關係,這裡很安靜,很好。”
“哈哈,搞研究確實不錯……放心吧,這裡有時候會被當做活動場地,水電什麼的都好得很,也不需要收拾,添點東西就馬上能用。”
金榮邊說邊打量著這些平平無奇的研究員,琢磨“太空戰略研究會”到底是做什麼的。
前天上面突然下通知,要求在社科院下面掛靠一個名叫“太空戰略研究會”的組織,名義上屬於社科院,實際由政務院直轄。
簡單地說這個研究會規模小、但卻擁有直達天聽的能力,級別相當高。
上面還要求給研究會找一個比較偏僻、空間充足的辦公場所,於是金榮最後就選在了這裡。
由於以前外牆通體紅色,又叫“紅樓”。
楊仲凱很滿意紅樓的位置,見活動室收拾好後一看時間才不到下午三點,乾脆直接召開太空戰略研究會的第一場正式會議。
楊仲凱很務實地先組織眾人簡單打掃乾淨一間活動室,又從庫房搬出一塊黑板支好,在他看來這就是完美的研究場所了。
除了現在這些人以外,基本上所有知道外星文明的人也都屬於研究會會員,其地位可見一般。
京郊這片舊建築從設計上實際很大氣,以前是某小機電廠的廠房,因為種種原因最後落在社科院手裡,地理位置也不適宜工業或者商業使用,最後就一直閒置。
掛靠在社科院下面也是為了掩人耳目,反正這年頭什麼奇怪的研究院都有,這個研究會幾乎不會為人所察覺。
徵用紅樓的這些人金榮完全看不清來歷,領頭的好像只是個大學教授,其他人大多也不認識,只有一兩個智庫的傢伙有點印象,好像在大會的時候見過。
他轉過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不斷髮出“唰唰”的聲音,很快就聽到粉筆斷裂和被扔到地上的聲音。
金榮帶著十幾個人把“紅樓”轉了一圈,然後很識趣地就離開了,留下研究會的一眾成員。
太空戰略研究會,名字簡單、成員複雜、內容機密,因為它是針對外星文明危機設立的研究組織。
楊仲凱擔任會長只是起簡單的統籌作用,外星文明研究不是搞技術,不可能一個牛人就撐起整個組織,而是需要一個擁有各方面人才的團隊嚴密分析、大膽猜測、謹慎定調。
太空戰略研究會預計需要100名常駐研究員、包含全科人才、同時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所以才需要一塊大地盤。
“論技術發展對社會形態的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了什麼?”
下面的眾研究員目光平靜,並未因為標題而產生什麼躁動。
研究會不僅僅是研究外星文明,而是研究外星文明存在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這是一個極其廣闊且複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