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窩蜂的媒體把蘇杭家門口被人潑了血的事情都大炒一通以顯示某個少年作家是多麼聲名狼藉之後,很多人感覺已經扒不出太多東西,正遺憾時,博藝突然發出了通告。
下週一,也就是11月27日,上午十點,少年作家‘參商’將會在博藝總部召開記者會。
以上。
沒提某人要做什麼,是道歉,是澄清,是駁斥,又或者其他?
都沒說。
然而,聽聞訊息的各方媒體,卻是紛紛湧向商都,本就在商都的媒體更是拼命打聽參商到底要做什麼,試圖提前挖掘一些爆料,好釋出獨家。
畢竟關於某人的新聞,最近實在是太‘吃香’了。
只要報道,甚至已經無所謂真假,都能提高銷量或收視率。也是因此,很多沒節操的媒體都開始胡編亂造,反正某個少年作家已經臭不可聞,那麼多負面報道,對方就是想告都告不過來。
這麼轉眼來到11月27日。
天色剛亮,成江路上的博藝總部大樓前就已經擠滿了手持長槍短炮的記者,還有幾輛電視臺的採訪車。
全國各地媒體的駐商都記者,還有這兩天能夠趕過來的其他媒體人,即使都預料到了今天的熱鬧,儘可能提早趕來,也沒有料到會是這種‘盛況’。
《青年日報》的記者劉域帶著已經算是正式入職的季靈靈一起趕到時,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一片,季靈靈甚至都有些眼暈。
“劉哥,這……少說也有兩三百家吧?”
“不止,”劉域搖著頭,示意自己的助手:“我們去後面。”
雖然近期《青年日報》也不可避免的跟風了一下,但與蘇杭有過接觸的劉域卻是不信媒體上的胡言,不僅如此,他還特意給某個少年作家打了電話,安慰對方,甚至還替蘇杭往自家報社送過一些澄清材料。
可惜沒能起到作用。
憑藉不錯的私人關係,兩人本想從博藝大樓後門進入,同樣也希望能提前探聽一些訊息,沒想到,後門這邊人雖然不多,卻也把入口堵得嚴嚴實實。
兩人只能乖乖擠在人群裡。
鍾長林又是一夜未眠,擔心今天會沒有記者過來,之前兩日,他再次豁出去一張老臉,到處給人打電話,希望大家這個週一能夠捧場。
於是,早上六點鐘左右,聽到在總部值班的下屬打電話過來,說門口堵滿了人,鍾長林的第一反應是對方在耍自己。
怎麼可能?
當即喊了司機來接,趕到成江路,遠遠看了一眼,鍾長林就立刻轉進了車內,並拿出自己的大哥大當場打給蘇杭。
不是高興,而是再次擔憂。
還患得患失。
通了話,收到邀請,又乘車趕往齊雲路的家屬院。
鍾長林看到開門的蘇杭,立刻就道:“小杭啊,該來的不該來的,今天都來了,幾百人呢,咱們今天要是能把事情說清楚,該多好?!”
說著還目光希冀。
鍾長林依舊希望事情能夠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