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的集郵冊嗎,為什麼與別人不太一樣,很……簡單啊?”
“目的不同吧,我集郵只是為了體會各種郵票本身的文化內涵,另外,也是一段段緣分,讀者來信貼什麼郵票,我就收集什麼,然後仔細去品味,去了解。”
“這,真好。”
巷內小院,蘇杭房間。
央視的採訪正在進行,攝影機給著特寫,主持人韓芮翻動著少年簡單到樸素的集郵冊,停在一頁,繼續道:“這張唐伯虎的《枯木寒鴉圖》,為什麼會想到蔣捷呢?”
“我喜歡宋詞。”
“那麼,你最喜歡哪一位詞人?”
蘇杭想也不想道:“辛棄疾。”
女主持追問:“為什麼呢?”
“常說宋詞有豪放和婉約兩派,我覺得,辛棄疾是唯一一個既能豪放到極致又能婉約到極致的詞人,豪放時可以‘氣吞萬里如虎’,婉約時又會‘眾裡尋他千百度’,另外,他還很能打,帶領幾十人橫闖五萬金軍大營,斬殺叛將張國安,讓人心嚮往之。”
“哦,是啊,真厲害。”
站在攝影機後的採訪組長嚴建峰聽到這裡,忍住想要揉額角的衝動,擺手道:“停,咱們對一對。”
這次採訪,上面的交代,暫時不設主題,先拍素材。
於是就有了當下。
採訪才開始沒多久,作為這次下來的採訪組長,嚴建峰是既滿意又不滿意,滿意的是某個少年作家真的很有東西,言之有物,侃侃而談,不滿意的是,自家女主持……卻有些跟不上。
這也不怪韓芮。
畢竟不是訪談主持,一個外景記者,通常與人溝通,都是非常簡單的問對,因為沒那麼多時間深談,不知不覺也就形成了習慣,簡單來說,就是問題很淺,類似‘今天吃了嗎?’‘吃了’這種。反觀某個少年,一個小話題,顯然是積累豐厚,總能輕鬆自若地往挺深裡說,於是就讓人反應不過來。
採訪暫停,注意到一旁臉龐端莊的女主持略微尷尬的神色,蘇杭主動道:“嚴叔叔,要不,我說的簡單一些?”
嚴建峰沒想到少年能看出其中問題,有些意外,卻連忙搖頭:“不,咱們這次要的效果就是你這種。”說著看向韓芮:“小韓,你要調整一下。”
韓芮點頭,尷尬裡又多些委屈。
比起以前採訪的很多普通人,她哪裡料到今天會遇到這麼一個。
話說……
剛剛的‘張國安’,是誰?
大家湊一圈,開始進入不那麼讓人喜聞樂見的‘做香腸’環節,嚴建峰道:“集郵的話題很好,我們稍後再拍一遍。另外,蘇杭,關於你的文章手稿,也先說說自己的想法?”
這麼對詞一番,重新開拍,又不斷磨合反覆。
終於,經過一上午的拍攝,少年作家‘參商’的各種生活細節,還有對參商父母的採訪,順利完成。
另一方面,這個上午,攝影機內,只有主持人和蘇杭以及部分親人鄰里,攝影機外,無論是蘇家的院子,還是門外的小巷,到處都是人,有看熱鬧的街坊,有市政府的陪同,有央視的工作人員,還有本地的各式媒體。
畢竟央視啊!
何況……這次的採訪,雖然核心是某個少年,但與河元上上下下都有著密切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