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元市西邊與固理相接的柳家鎮。
上午八點多鐘,鄭春親自帶隊,幾乎是有些心驚膽戰地協調著蜂擁叫喊的人群進入位於小鎮中心的柳家鎮電影院。
今天上午演的是《五福臨門》,也是一出現代戲,比《朝陽溝》名氣小很多,卻依舊讓周圍百姓趨之若鶩。
七十年代修建的電影院標準容量是1500人,但實際上肯定擠進了2000人不止,是不是真的有票都已經無暇顧及,鄭春想的只是別因為擁擠出事就行。
就這,還有很多人被擋在了大門外,紛紛嚷嚷著不肯離開。
直到影院內傳出樂聲,又經過下屬一番彙報,安全無事,站在電影院外小廣場上的鄭春才鬆了一口氣,感覺兩腿都有些軟,很想蹲下來抽一支菸,不過,因為今天有記者在,只能保持形象。
看了眼大門處,三個人守在門後,還明顯在被人推動,東邊牆頭還出現了探頭探腦,很快被大院裡的工作人員喝止。
亂啊。
不過,也讓人提氣。
鄭春還來不及多想,南邊與臨街商鋪緊挨的一處小門開啟,一個穿灰色西服肚子很凸的胖子領著四五個老人進來,鄭春連忙迎上:“老劉,你可來晚啦。”
胖子名叫劉紅民,是柳家鎮的一個小代理商,負責桑河酒在這邊的銷售業務。
聽鄭春招呼,劉紅民笑著道:“怕老人家擠著,晚一點就晚一點。”
“老劉你也是周到,”鄭春說著,連忙吩咐一旁的一位工作人員:“快帶老人家進去,放心,留了座。”
“呵,哪能對你不放心。”
目送幾個老人在工作人員引領下進入電影院,劉紅民才打量四周,看著好像大型盛會一樣的旗幟、橫幅乃至飄到二三十米高空的大紅氣球,不由仰著頭笑罵道:“老鄭,你個信球啊,弄這麼大陣仗,得花多少錢?”
見老人離開後劉紅民開始露出本性,鄭春連忙阻止,示意旁邊一個胸前掛相機的青年:“老劉,咱文明一點,有記者同志在。”
“啊……哦,我這嘴,”這年代不管什麼記者都挺讓一般百姓肅然起敬,劉紅民輕輕抽了一下自己的肥臉,還走上前:“記者同志,你好,剛剛別介意啊。”
青年掩飾著內心的鄙薄,與伸手過來的劉紅民握了下,笑道:“沒關係。”
鄭春又幫忙介紹:“這是咱《河元日報》的。”
青年倒也不是沒情商,主動補充:“我叫李凱。”
劉紅民點著頭,邀請道:“小李啊,如果不嫌棄,稍後劉哥做東,一起吃個飯怎麼樣?”
李凱看向鄭春,鄭春笑道:“既然來了,肯定要坑你一頓啊。”
“使勁兒坑,”劉紅民滿臉是笑:“反正肯定不喝你家的便宜酒。”
“誒,這就傷感情了。”
“哈哈。”
說笑了幾句,看李凱走去一旁拍照取材,鄭春才問劉紅民道:“最近賣的咋樣?”
聽到這個,劉紅民一張本來緊緻的胖臉都笑出了幾條褶子,卻賣關子:“咋樣,這大戲就不說了,你都恨不得讓人偷偷把標語刷到人家廁所牆上,鎮上那些小飯店小糖酒也都是你家的廣告貼紙,還有那麼多贈送的海報,連我家都貼了幾張,現在走到哪都是桑河酒的那句廣告語,嘖嘖,老鄭,這肯定不是你想出來的,對吧?”
這些日子,除了送戲下鄉,透過之前與蘇杭商議的各種細節補充,鄭春還打發桑河酒業的工作人員在巡演各處粉刷廣告標語,並且送出了大批貼紙和海報,堪稱一整套高強度的全方位洗腦。
當然,核心還是送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