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一篇名為《林清和許白》的文章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強烈關注,出色的文筆和精巧的設定,甚至讓一些評論稱讚作者參商為中國的‘歐·亨利’,有幸刊載這篇文章的本社旗下《青旭》雜誌,銷量因此從不足6000冊迅速提升到當月的破萬成績,並且,在本月,應諸多書迷的強烈要求,還進行了罕見的舊刊重印,上市後再次銷售一空。”
“因為與參商的合作,《青旭》本月的銷量再次大幅增加,目前9月刊銷量已經突破10萬大關。”
“參商如此受歡迎,我們社長鍾長林先生果斷做出決定,採取‘預付十萬’的大膽形式,與參商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有了參商的第一本短篇小說合集,正是今天要向大家推介的這一本。”
“《數不清的流年》。”
中心公園附近的青川飯店,時間來到下午的兩點鐘,足夠容納上百人的宴會廳內,《數不清的流年》訂貨會正式開始。
開篇的講解,也是蘇杭按照記憶中已經氾濫的各種釋出會形式進行的提議。
這年代還很新鮮。
因此,無論是到場的一眾書商,還是受邀前來的媒體記者,打量周圍張貼著醒目新書海報的訂貨會現場,還有臺上負責講解的只看外表就讓人賞心悅目的鐘長林秘書李晴,都表現的興致盎然。
不過,臺下第一排等待稍後上臺的蘇杭,卻感受著另外一種氛圍。
自從中午招待一些書商的午宴之後,不知道是聽到了什麼訊息,坐在蘇杭旁邊的鐘長林始終都沉著表情,這也讓蘇杭產生了一些不太好的預感。
問過。
鍾長林也不說,只是讓蘇杭專心應對下午的訂貨會。
臺上的講解還在持續。
“本書採取了音樂專輯的起名方式,以合集中一篇小說的名字作為書籍名稱,同時,‘數不清的流年’,也寓意著書中的每一段故事,都代表著一段讓人懷念的青春流年。其中有引來了數百封讀者來信的《林清和許白》,也有讓諸多中學生對文理學習方向進行思考的《花季如此這般》,還有近期被評論為如同‘堂吉訶德’一般的《仗劍走天涯》。”
“經過挑選,全書一共集結了參商23篇小說,其中15篇文章雖然已經發表,但經過慎重考慮,作者對其中7篇進行了重新擴寫,使得相應故事更加豐滿而完整。另外還有8篇文章則是從未面世的全新故事,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優秀。參商一度將大部分文章進行了投稿,就在我們已經確定出版此書並進行了撤稿操作之後,還有雜誌不斷聯絡作者,依舊希望能夠發表,我們只能婉拒。”
“說了這麼多,大家肯定很好奇。”
“那麼,有請我們的參商,還有《青旭》的主編譚豐振先生,一起上臺,聊一聊《數不清的流年》的創作歷程,大家有問題,儘可暢所欲言。”
掌聲中,蘇杭與譚豐振一起上臺。
李晴繼續充當主持人角色,協助臺下一眾書商和記者進行提問。
這麼熱熱鬧鬧地持續了十多分鐘,蘇杭與譚豐振下臺,輪到了鍾長林。
接過話筒,鍾長林絲毫看不出之前在臺下的沉鬱,嫻熟地和眾人互動一番,便正式宣佈大廳內許多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數不清的流年》,總體20.3萬字,為了促進市場推廣,並降低讀者的購買壓力,博藝經過反覆斟酌,最終敲定價格為每冊15元。
定價15元,這其實是一個不高不低的正常價格。
在場書商肯定一眼就能看透,不過,這麼一番說辭,其實主要還是針對應邀而來的記者,博藝希望透過之後的媒體渲染,給人一種這份定價其實很低的感覺。
才15塊啊,不買就虧了!
大概就是這樣。
熱鬧的推介與互動持續將近半個小時,訂貨會第一階段結束,鍾長林還要帶著一眾博藝工作人員確認訂單,並安排後續的媒體報道,蘇杭的事情卻是已經完成,打算先返回博藝總部自己的辦公室。
鍾長林對蘇杭很不見外,一邊應酬著,一邊繼續將想要辭別的少年喊到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