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紙媒興盛的年代,《青年日報》雖然遠不是中原省的第一大報紙,日發行量也有19萬份,涵蓋中原省及周邊許多區域。
於是,8月28日這天,很多人都第一時間看到了關於某個‘少年作家’的報道。
家在商都市的林普就是一個。
月初的時候,因為《青旭》上的一篇文章,商都大學學生林普在第一次約會時就莫名其妙丟了剛剛交上的女友,為此已經鬱悶好一段時間。
沒成想,這個月即將過去,林普吃早飯時偶然翻看家裡訂閱的《青年日報》,再次看到了某些記憶可謂深刻的熟悉字眼。
‘林清和許白’。
‘青旭’。
‘參商’!
林普耐著性子看完了這篇標題誇張的報道,結果是,從最初的不以為意,變成了後來的不可思議。
什麼人啊!
竟然一個月發表9篇文章,還好評如潮,還雜誌售罄,還讀者來信……
這可能嗎?
然而,這年代報紙天然的公信力,讓林普不得不信。
竟然真有這麼一個人!
再次將報道讀了幾遍,林普潛意識裡抗拒的態度也不知不覺發生改變。
想起當初看過一篇《林清和許白》就匆匆回了家的肖鶯鶯。
林普沒打算放棄,這段時間一連給對方去了兩封信,還想著下週商都大學開學後,要如何把事情挽回。
再看眼前報道。
這不就是機會嗎?
既然鶯鶯喜歡參商的文章,自己就把報道中列舉的9篇全部找齊了,當做開學禮物送給她。
對了,還有即將發行的新一期《青旭》。
兩篇呢。
全部堆一起,夠誠意了吧!
至於鶯鶯可能會喜歡到有些過頭的問題……林普也想到了,又覺得,不足為慮,人家是少年作家,沒理由和自己一個大學生搶女朋友。
畢竟現實裡也不可能有交集吧!
再說報道里列舉的一連串報刊雜誌,雖然已是月底,按照常理,不少書店報亭或許都有存留,問題應該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