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市中心區,成江路29號的博藝出版社總部。
眼看譚豐振又一次走出自己的辦公室,來到門口檢視走廊動靜,即使大家也都在期待著某人到來,美編趙月瀟還是忍不住調侃道:“老譚,又不是娶新媳婦進門,你不用這麼眼巴巴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吧?”
譚豐振見大家都笑著看過來,抻了抻今天剛換上的新襯衫下襬,也帶著笑:“小趙,你都說他能成為咱們《青旭》的‘金庸’了,關係到大家飯碗,今天這事,可比那娶新媳婦還重要。”
主編這麼說,眾人雖然都笑著,卻也沒有反駁。
紛紛想到最近。
月初時雜誌印刷量被強行砍到5000本,大家都以為要完蛋了,誰曾想,只是一篇大受歡迎的小說,就給雜誌帶來了兩次加印。
沒錯,兩次。
第一次加印3000本之後,隨著各地不斷有經銷商繼續下單,上週五,《青旭》又向印刷廠追加了2000本訂單,重新將雜誌的月銷量推到了1萬本級別。
雖說月初的雜誌熱銷期已經過去,後續再次追加的可能性不大,但銷量重回1萬,相當的一個安全線,大家因此都不用再擔心失業的問題。
更何況,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按照方薇從河元回來後的轉述,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了某個‘青春文學’計劃,也都感覺很有前景。
若是今天的事情能成,或許很快,《青旭》也能挪一挪辦公室,不用再被撂在大樓北邊的這片陰暗角落裡。
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參商’。
某個真名叫蘇杭的16歲少年。
大家正說笑著,走廊有人聲傳來,還站在門口的譚豐振聽出是方薇的聲音,立刻朝眾人打了個手勢。
還有些踟躕。
自己是該回辦公室呢,還是就等在這裡?
不等譚豐振做出選擇,三個人已經來到編輯部門口。
“到了,這裡就是我們的辦公室,”方薇朝一旁的父子二人介紹一句,轉頭才發現自家主編站在門口,短暫詫異,便笑著讓向一旁:“蘇叔叔,還有蘇杭,這是我們主編,就不用我再介紹了。”
沒能退回,譚豐振也不再糾結,把父子二人迎進門,先與蘇全民握手:“老蘇,麻煩你了,還要帶著孩子跑一趟。”
蘇全民伸出雙手與譚豐振握了下:“應該的,不麻煩。”
寒暄幾句,譚豐振又轉向蘇杭,本打算抬手拍一拍少年肩膀以示親近,見對方很自然地伸手過來,便也握住:“蘇杭啊,最近大家看了你的其他文章,都盼著你呢。”
蘇杭掃了眼辦公室諸人,微笑道:“譚老師,這可不敢當。”
“呵,來,我先給你介紹一下。”譚豐振也不急著談事情,先轉向門口一桌:“這是李同,別看年輕,老資格編輯了,在我們《青旭》已經工作九年。”
“李老師,你好。”
“你好,”李同與少年握了下,又道:“別喊老師,喊李哥就行。”
“好啊,李哥。”
譚豐振指向下一個:“這是張琳,負責我們的‘詩情園圃’欄目。”
“你好,張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