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自己在小巷言情裡陷得越來越深,今天還不到六點鐘,蘇杭和甘欣、張溢就騎車出門。
穿過棉紡路,來到工業路,沒有向北,而是往南。
沿著路東前行五六十米,就來到一家熱鬧的早餐店外。
只有一間的門面,招牌是‘劉記胡辣湯’,店外擺了幾排丈餘長一尺寬的窄桌,時間還早,卻已經坐了大半的人。
空氣中熟悉的食物香味,讓蘇杭再次生出一股淡淡的懷念。
停好腳踏車,三人走上前,正在一排湯鍋後忙碌的五十多歲精瘦中年立刻露出笑臉:“吃點啥?”
張溢先開口:“一碗兩摻。”
兩摻是胡辣湯加豆腐腦,既開胃又營養,同樣是蘇杭的最愛。
老闆答應一聲,看過來,蘇杭道:“我也一碗兩摻,另外……”看了眼湯鍋旁小筐裡黃燦燦的油炸小魚,說道:“……再要一碗小魚湯。”
老闆盛好兩碗豆腐腦,等和他面容相似的一個年輕人端去給客人,取了新碗,一邊瞄向甘欣:“小夥兒對女朋友挺好啊。”
胡辣湯、豆腐腦或者兩摻都是五毛錢一碗,小魚湯卻要一塊。
甘欣不解。
蘇杭笑道:“好久沒吃了,我也想嚐嚐。”
老闆聞言,再次調侃:“小兩口吃一碗,還挺浪漫的。”
蘇杭沒再接話,轉向張溢:“再要一塊錢煎包和一塊錢油條吧?”
張溢點頭,走向店門另一邊老闆妻子負責的煎炸爐子。
蘇杭則帶著甘欣去找座位。
與甘欣對面坐下,蘇杭看了眼周圍,再次有些感慨。
曾經偶爾來這裡吃早餐,也算童年裡的一段記憶,後來常年漂泊在外,又成為一種家鄉的記憶。
不過,十幾年後,當下正在忙碌的老兩口退休,換了他們兒子接班,飯食口味就直線下滑,蘇杭也不再過來。
三碗湯很快端上。
蘇杭拿起勺子,卻是先伸到對面甘欣碗裡挖了幾條小魚過來,一邊道:“嚐嚐,這是老劉每天親自炸的,不是別家店裡買的現成熟食。”
說著已經送到自己嘴裡。
外表酥脆,越嚼越香,又叮囑:“不用攪,泡過頭就不好吃了。”
甘欣輕輕嗯了下,自己沒吃,把表面的一層小魚撈起,送到蘇杭碗裡。
才一兩下,蘇杭就已經擋住:“停,吃吧,你可別像我媽那樣。”
甘欣還是堅持再送了幾條到蘇杭碗裡,又挖了一勺豆腐腦回去:“我嚐嚐這個?”
“嗯。”
張溢端了煎包和油條過來,放到中間,說道:“搶太快了,煎包只有素的。”
“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