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全國高考的第二天,7月8日,星期六,蘇杭依舊五點鐘起床。
早起看到之前在臺歷上的圈畫,想起曾經這一天發生在洪家的事情,蘇杭有些心神不寧。不過,還是耐著性子聽讀了一個多小時的高二上半學期英語課本,主要是練習口語。
和張溢說好了週末休息,蘇杭卻沒有休息的計劃。
早飯後,再次上樓,開始在本子上提列最新一篇小說的構思。
7月4日開始的暑假,過去四天,蘇杭完成了數學和物理的暑假作業,初步預習了一本高二的《代數》,精讀了《百年孤獨》.
同時,在週二當天寄出《林清和許白》之後,蘇杭又飛快完成了另外兩個短篇,分別是6000餘字的《數不清的流年》和8000多字的《少年劉維之煩惱》。
《數不清的流年》,還是來自朴樹的《清白之年》,這次是講述兩個女孩的青春故事,核心是‘遺憾’,取另一首歌《後來》中那句‘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說來還有個細節。
故事結尾,蘇杭差點又以‘淚流滿面’結局。
還想著,是不是就這樣,做一個‘淚流滿面’系列,就像曾經矽文圈裡某個驚天泣地的‘血淚滴落’系列那樣。
最終還是放棄。
真這麼做,反而會把自己框住。
之前規劃的上限,是打算一切順利的話出一本短篇合集做‘青春文學’第一人,因此,某個梗用一次兩次還好,如果一堆小說到最後全是‘淚流滿面’,那就俗了。
為了避免落入窠臼,第三篇《少年劉維之煩惱》,蘇杭特意風格大變。
開篇就是‘劉維的高中成績並不理想’。
好吧。
Just A Joke。
真正的開篇是:
很多年後,劉維面對再次兇猛撲向自己的一隻大白鵝,準會想起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打回了一瓶醬油的那個遙遠的上午。
顯然,小說名字來自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
開篇則取《百年孤獨》的經典開場,同時也能想像《少年劉維之煩惱》的風格。
總結起來六個字:
不正經。
各種梗。
河元小城的高中生劉維,本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少年,但因為好事,又嘴碎,稀裡糊塗地給自己惹來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煩惱。
蘇杭在行文間透過很多類似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描寫了一個少年堪稱雞飛狗跳的青春往事。
青春!
這一點沒忘。
同時,這一篇的核心,不再是孤獨與迷茫,也沒有錯過後的遺憾,而是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