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騎頭領拿出一張布帛,隨即朗聲大念起了第一批考驗騎速的十人姓名,許是那位皇帝陛下想要迫切觀看獻上馬蹄鐵之人的英姿,李默赫然在第一批中。
“李兄,你這老馬一看就是上了年歲的突厥馬,你看那馬道,最多不過一百五十丈,距離短得很,老馬在這些方面比較吃虧,不如你先乘我的馬,如何?”程處亮到底是出身將門,一眼便看出了李默那匹老馬在此次大選的弊端,不禁是善意提醒道。
李默卻是一笑,回絕了程小公爺的好意,說道:“多謝程兄好意了,只是這馬我騎慣了,一應習性早已清楚,在大選之前不如不換,再者說了,萬一程兄就在下一批測驗者的佇列中,借馬於我損傷了馬力,可是不好。
程兄且看某的趕馬之術如何。”
其實馬速,有時與騎馬之人的馬術也有極大關係,而馬術中的趕馬便是與馬速息息相關。
李默自小在塞外長大,從小被魏家三胞胎教授馬術,又經常和一些善良的突厥牧民打交道,這馬術早已經是陰山下無人及了,用獨眼老三的話來說,這小子的馬術,已經可以將馬來當作自己的腿了。
所以即便是與那些飛騎賽馬,他也有信心憑藉著胯下老馬進入第二個測驗。
……
騎速測驗第一輪的十人已經在馬道上集合,只是在一群紅衣輕甲的飛騎中多出了一位身穿武士衫而格格不入的少年,看起來多少有些礙眼。
飛騎們當中倒是不乏少年郎,只是他們大多自幼在軍中長大,長相與少年比起來簡直不要太粗獷些,其餘的飛騎就別說了,不是面色兇橫之輩,就是臉上傷疤猙獰,加上少年的馬兒矮小,此時在這十人佇列中,他看起來就像是被放在狼群中的羊兒。
“哈哈,原來就是這少年為我大唐獻上的馬蹄鐵。”說話之人是位於陛下身側的代國公李靖,就在黑騎們現身校武場的時候,皇帝陛下與身邊幾位將軍閒談時又將半月前那日的事情說了一遍,故代國公知道了獻上馬蹄鐵的就是那少年。
李世民嘴角翹出了弧度,說道:“看過那日之事,今次大選倒是不怎麼令某期待了。”
一邊的秦瓊疑惑,向著皇帝陛下行了一禮後,問道:“剛聽著陛下與代國公的話,似乎見過臣這個侄兒?”
李靖與李世民對視一笑,隨後兩人便將那日在東市湯餅攤前看到的一幕說了出來,當然,著重說的是那少年如何一拳將受驚的大宛好馬擊倒在地的。
皇帝陛下與代國公自然不可能說謊,秦瓊多少知道些李默的不凡,可陪著陛下的盧國公與鄂國公就有些吃驚了。
尤其是程咬金,想著那日閨女帶回家的“小追風”慘樣,再看看下邊那個像是平康坊娘們的少年,卻怎麼也幻想不出對方一拳放倒自己愛馬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