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的風格與大門一致,高大臺基上,黑瓦頂,白牆,卻是無門,就像是後世明清時期搭建的戲臺一般。
在這一路上,秦懷亮多少和李默說了一些關於老李與翼國公的事情,沒想到那老頭平時在寨子中吹噓曾是翼國公手下的親兵還是藏拙了,他竟然曾是翼國公的副將,多次救翼國公於水火之中。
這般風流人生,跟著翼國公註定是要光宗耀祖的,最後去了塞外,也不知他腦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
再說翼國公,李默的理解只能是靠著那個時空的演義小說,忠義無雙這是其間對他最重要的評價,但想來這演義小說也不一定是空穴來風,不然他又怎麼會派秦懷亮來迎接自己?
兩人上了臺階,進了正堂,地面是雕紋花磚鋪就,堂上有一高大屏風,屏風是一段飛白文書,屏風前是一張大塌,榻上有桌,桌前正跪坐著一滿頭華髮的中年人。
其身子瘦弱,早已不如當年健碩,但雙目卻依舊炯炯有神,安然靜坐在那裡,卻像其身後有千軍萬馬,這人便是當朝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秦瓊。
李默上前,行禮拜過這個為大唐歷經生死無數的名將,朗聲道:“雲州李默,見過大將軍。”
他的憑引是雲州簽發,此時見了翼國公,自然只能說是雲州人,而且先不說老李他們的身份很敏感,若在這國公府自稱是陰山馬賊李默也顯得不太合適了。
此時的秦瓊聽他拜過,竟是笑著起身,聲音帶著些沙啞說道:“當年某與慶之兄弟相稱,他信中稱你為小十二,那某便叫你一聲小十二,你稱某一聲叔父,不然太過生分了些。十二,上前來讓叔父看看,當年那黑窮矬怎的生下了這麼一個俊秀小郎君。”
老李從來沒有說過自己的名字,李默問過他無數次,可每一次還是被他賞一巴掌就糊弄過去了,此刻慶之二字卻也是他自己第一次聽到老李的名字。
不過見著秦瓊一臉真誠期盼,他也只能循著其話義,走上前去。
再說一下,陰山那個寨子中的所有馬賊都知道,李默是老李的義子,儘管老李從來沒有舉行過什麼儀式來確定。
而對於兩個當事人來說,老李最是清楚小十二的神異,可能是因為自己是馬賊,再加上一些別的見不得人的身份,也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原因,從來沒有與十二以父子相稱;
李默則是因為某個時空的經歷,剛被驚雷送到這個時空很難承認這裡的所有事物,待是過了好多年認可了這個時空,認可了老李這個義父,然他對老李這個稱呼也叫習慣了,陡然改了,讓人尷尬不說,說不得老李他們還會覺得自己被哪個妖邪附身了。
但不管怎麼說,兩人都心照不宣的承認了對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那就是父子,再親不過的父子了。
所以別說老李為了讓李默在秦瓊這裡能夠受到重視,而在信中寫到他是自己親子,此刻更是由著秦瓊口中說出,李默不但沒有絲毫膈應,反而心裡還有種說不出的溫馨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