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他們非要打種地的我> 七百八十一丸都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七百八十一丸都城 (1 / 2)

從遼東到吉林的道路並不好走,畢竟這邊人煙比較稀少,道路也不曾走出來。所以說大軍走起來的時候,那是相當的難受。可無論怎麼樣,這些都在預料之中,所以二十天也差不多到地方了。當然鮮于輔怎麼也不會,就這麼傻乎乎的走過去,所以說大軍提前就開始停靠在一側了。當然這種停靠也只是小心,畢竟對方肯定已經知道了。這一路雖然人很少,但是肯定遇到了對方的人,所以那東川王應該知道他們來了。

高句麗的東川王也可以稱之為東襄王,姓高,名憂位居、郊彘。這名字是打聽過來的,嘰裡呱啦的也聽不懂,所以簡稱為東川王就行了。在麻煩也聽不懂了,反正異族的名字就是很長,彷彿要把父輩的東西,都掛在自己的名字上。

“遼東有軍隊來襲?那公孫家好大的膽子?真的以為我們好欺負不成?”別說他們的確是有點傲氣的,後世曹魏和他們聯盟,這才拿下了遼東。當然他們後來調皮的時候,曹魏大將也反過來收拾了他們,那個時候好像還是司馬懿帶隊的。在之後他們就放棄了這裡的丸都城,然後遷移到了沃沮,在之後就是後來的平壤。歷史上高句麗被打的遷移了三次,在之後就沒有了……

“大王那來的好像是漢人的軍隊,那旗號依舊是漢。”劉和並沒有改變旗幟的漢,這個就很簡單很好用。國號畢竟兩個字有點麻煩。比如說建安一年,中華一年之類的,這不影響旗幟的字。

東川王卻覺得:“都沒有什麼區別,那漢人趕來就讓他們有去無回。我們的城池高大,我們計程車兵勇猛,對方如何來攻破我們?”反正東川王知道,外面的城池都是石頭,想要攻城那也太難了。

遠征這種地方,動不動就是數年之久。所以他們其實只需要拖延過去幾個月時間,然後對方就扛不住了。在歷史上這一招很好用,一到冬季漢人就不得不退兵了,實在是太冷了根本就扛不住。可是這一次不一樣,到了冬季恐怕他們還沒有漢人舒服。當然這些事情,他們其實並不知道而已。

身邊大將一個個都開始笑嘻嘻了,的確是這樣的簡單,主要是他們太熟悉這裡了。當然他們或許不知道,有個人更熟悉還觀看了他們以後的歷史。這些人絕對是有點能力的,不然唐朝也不會花費那麼大的功夫,最後才勉強解決了他們。當然劉和這一次推平了他們,就絕對不會給這裡的人機會。

這些人會在這裡修路勞動改造,一條好的道路哪怕是人不夠,將來這裡依舊是屬於漢人的。所以說劉和想要做的就挺順手的,讓這邊變成漢人的地盤,哪怕是人口不夠也不要緊。隨著高句麗的女人被搶過來,這邊也遲早會有漢人佔據。

“將軍城牆上面嚴陣以待,那東川王已經知道我們來了。”張郃與高覽前去探查了一番,可卻發現被人已經準備妥當了。這是有備而防,看來路上早都暴露了。

鮮于輔點頭說道:“這肯定了,我們這麼大張旗鼓,自然會被他們看到。這些人做準備也是正常,不過這並沒有什麼關係。我們遲早都要破開這裡的城牆,那城牆雖然厚重,但是我們打破城門進去也可以。亦或者用火炮攻擊裡面的城池,我們的器具如此充足怎麼可能懼怕對方呢?”劉和之前打其餘城池都是這樣做的,所以鮮于輔很是明白。讓別人投降不靠譜,更何況別人也不可能投降。

沮授跟著說道:“將軍先做佈置……還是說明日前去看看在做佈置?”

鮮于輔思索了一下說道:“今日安營紮寨歇息,防止敵軍前來襲擊。等明日前去探查一番,在之後我們決定如何做就行了。已經來到了這裡就沒有必要急切,反正敵人也不會跑。他們要是扭頭就跑,恐怕我們才是真的頭疼。”雖然說野戰不懼怕,但是別人跑那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沮授稍稍點頭說道:“那就安營紮寨吧。”果然這和陛下說的一樣,謹慎小心的多。但是關鍵時刻卻也敢上,確定之後沒有那種猶豫。所以說陛下才讓他帶兵。目前來看非常的合適,這人帶兵還是很可以的。

這邊眾人吃過飯安排守兵,鮮于輔晚上也開始行動守了一下。別說這大晚上真的就是沒有人前來,原本以為會有人前來,但是明顯自己想多了,別人根本就沒有想著過來偷襲。最後夜深了鮮于輔這才去睡覺了,畢竟第一次帶大軍前來,他怎麼都要小心許多。

轉身回去歇息,該有的守衛存在就行了。這一夜還是挺平靜的,早上起來鮮于輔東西也不吃,帶著趙雲等人,直接就朝著丸都城而下。這高句麗的人口不算多,大概也有幾十萬。但是大部分都在都城後面,這一次就讓他們全部留在這裡了永遠都走不掉了。

隨著眾人前去遠處的丸都城也出現了人,那東川王就在城上看著遠處的人。不過來了百多人,看樣子也是來看看:“我們的城池這麼高這麼厚,他們過來看也是白搭,根本就不可能看到什麼東西。”說道這裡的時候,他甚至在城上拿起了弓箭,直接一箭射了出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