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府,忙碌了一天的竇武,有些乏累地靠在椅背上,頭痛地揉了揉太陽穴。
今夜,竇武總覺得心下很不安,似乎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
早在先帝駕崩之後,竇武藉著竇太后之勢,成功掌握了朝權。
可身為外戚,即便他是“三君”之首,做下了不少實事,卻也難耐流言蜚語。
他與陳蕃政見相差不錯,兩人對於朝局的看法也都很一致。
想要恢復大漢的榮光,那些弄權的中常侍便是留不得的。
至少,得換一些清廉能幹的。
因為有這樣的志向,他與陳蕃暗謀了許久。
先是他們擢升了親信尹勳為尚書令,劉瑜為侍中,馮述為屯騎校尉,掌握了洛陽城幾朝堂不少的實權。
而後,他們又徵召此前被廢黜為庶人的李膺、劉猛、杜密、朱寓等人,共同在朝為官,以抗衡宦官勢力。
因為這一系列的舉措,倒是讓天下士人聞之振奮,對於此前竇武的一些非議,也消弭了不少。
待到老好人周景死了之後,劉矩升為太尉,終於是讓竇武找到了動手的好時機。
五月的日食,竇武正式藉此發難,以陰盛陽衰,閹人弄權為由,奏請太后誅殺弄權的宦官。
只是在這一點上,竇武到底還是高估了竇妙的魄力。
竇妙雖然身為太后,又是他的女兒,可已經習慣掌權的竇妙,卻不會一心聽從竇武所說的話了。
況且,竇妙也自知只是一介女流之輩,諸多朝堂大事,雖有父親大將軍竇武等人相幫,可她同樣需要自己的助手。
而這些中常侍,便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知道了父親竇武想要誅殺宦官,竇妙不可能完全配合。
只不過,為免父親離心,竇妙還是推出了好幾個出頭鳥。
其中,當初攔阻她殺人的中常侍管霸,蘇康,便是第一批被推出來的。
想到了消失不見的田聖,竇妙愈發將恨意堆到了這兩人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