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珌進殿,劉宏順道轉移了話題。
只是,劉宏這樣的變化,卻是讓一向守禮的蔡邕有些不滿。
不說陛下這般輕忽他的講學,就是這為君者,怎能如此這般情緒表面化?
可這畢竟是陛下的事情,陛下也還年少,心性尚未成熟,蔡邕也僅是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頭,並未再多言。
加上劉珌年紀尚小,未曾做出什麼惡事來,也未曾影響過陛下的決策,蔡邕倒也沒有太多的顧慮與反感。
而劉珌,也是快速適應了劉宏這個樣子,還是與以前一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
不過,這該做的表面功夫,他也不會差掉就是了。
走近一些,劉珌恭恭敬敬地向劉宏行了禮:“微臣拜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如今這君君臣臣的,不同於以往,該守的規矩,劉珌在這第一次與劉宏見面,肯定是不會疏忽而被人詬病的,更不想因為隨性妄為而惹得劉宏生嫌隙。
雖然劉宏看著依然很信任重視他,這態度與以前也是並未有所不同般,但劉珌卻是不認為,在帝位上坐了這麼久,又是被竇氏壓制著的劉宏,心性會沒有改變。
單單從劉宏身上無意識散發出來的氣勢,劉珌就不敢大意。
而對於劉珌這般的守禮數,劉宏心下還是很滿意的。
他可以重用劉珌,信任劉珌,寵著劉珌,但若劉珌恃寵而驕,失了禮數,以先前的種種來自抬身份,甚至是有了異心,劉宏也不介意收回劉珌的這些待遇,甚至是毀滅。
識趣的人,才更好掌控,也是他能夠容忍的存在。
即便是以前親如兄弟的劉珌,也不能例外。
臉上的笑意更甚,劉宏卻是假意說道:“皇弟,朕都說了,不必如此多禮的。”
這聽似親厚的說辭,卻是讓劉珌心下一凜。
被劉宏稱為皇弟,可見劉宏對他的表現還認可。
但是,劉宏已經熟練到下意識地自稱為朕,便已經在身份上,定下了他們之間的差距與不同。
再從劉宏的神色變化中,劉珌也知曉了他的這些心思,只能在心下暗暗嘆了一口氣。
果然,這君君臣臣的,是無法超越的鴻溝,別再妄想可能有什麼真情義存在的。
心下雖百轉千回,但劉珌表面依然不動聲色,只是恭敬地回道:“多謝皇兄厚愛,但禮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