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一死,太尉之位空懸,延熹八年七月,太中大夫陳蕃被擢升為太尉。
這陳蕃,少時便有大志,乃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那個典故的主人公。
陳蕃為政清廉嚴謹,確實是個能人。
有了陳蕃位列三公之一的太尉,周景,以及劉珌的父親劉平等人,行事也都算是多了一項助力。
可惜,隨著中常侍蘇康,管霸等人的再次被起用,排擠誣陷之事再起。
因著這一些事情,原司隸校尉被免職。
不過,那些宦官與世家紈絝子弟還來不及高興,便被新上任的司隸校尉人選震懾住了。
這位接替司隸校尉一職的人選,正是李膺。
就連最為囂張的野王縣縣長張朔,在李膺上任之前,也是忌憚李膺的名聲,便趕緊逃回京師,躲在了兄長張讓家的夾柱中,生怕李膺找上門。
張讓,便是劉志極為寵信的中常侍,也是與劉志關係極為親密的一個,尋常人都不敢招惹。
按照張朔的想法,有了兄長張讓的庇護,李膺該是沒有那麼大膽的。
他先在這裡躲上一陣子。等風聲過了,他再出去,照樣逍遙快活。
本想此事會就此揭過,可李膺卻不吃這一套。
畢竟那是張讓,李膺好好地探查了一番,確定了張朔的下落後,當即採取了行動。
張讓的陶鄉侯府,此時,李膺帶著屬下中都官徒隸等吏卒,在侯府門前擺開了架勢。
李膺雖然厭惡張讓,但張讓的身份地位擺在那,他也只能先禮後兵。
按照李膺事先所安排的,一個吏卒拿著司隸校尉條文,在侯府門口大喊道:“張朔殘害孕婦,罪證確鑿,請張鄉侯交出人犯。”
而李膺,則是優哉遊哉地在一邊看著。
同時,他也已經安排人,在侯府的後門側門那裡都守著,以防張朔伺機潛逃。
今日不用當值的張讓,在侯府裡聽著門口一聲高過一聲的吆喝,臉色黑的不能再黑。
張讓雖然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但是長相陰柔,平日裡又是保養得好,整一個小白臉的模樣。
在劉志身邊的中常侍中,也就屬張讓最為俊秀白皙,也難怪能得劉志的另般相待了。
此時,張讓想到他那個躲在夾柱裡的兄弟張朔,張讓對於李膺這般不識抬舉的行動,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他家兄弟都已經先服軟了,他也本以為事情能夠矇混過關的,可這李膺,居然鬧到侯府這裡來了。
知道再這麼鬧下去,到時候一些士人言官在朝堂上彈劾,張讓也有些坐不下去了。
眼神一厲,張讓看向了邊上的管家,尖細的嗓音響了起來:“那李膺,當真是拿了公文來的?”
被張讓這麼一問,管家後背有冷汗不斷冒出,趕緊恭聲應道:“回侯爺,李膺讓人拿著公文,在那的人估計都看到了。”
一聽這話,張讓身上的寒氣越發凜冽起來。
不耐地站起身來,張讓冷冷一笑:“那就走吧。本侯倒是要看看,那李膺究竟有多大的膽子和能耐!”
那夾柱設計得很是隱蔽,尋常人根本就不會知道,他也不怕李膺進府來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