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工作,嚴格的說來,只是宋理工作的複製。複製宋理的經營模式和客戶開發模式以及客戶定位方向,簡單的工作重複做,只要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位,劉東鴻相信,定然會有收穫。
但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都是不同的個體,要面對方方面面的問題,想要面面俱到還是有不小的難度。只能在工作的過程中,細緻些,再細緻些!多思考,再多思考些!
第二天,劉東鴻又去上海的建材市場拜訪了幾個客戶。由於建材市場還比較集中,效率便大大提升了,客戶與客戶之間的路程很近,不需要大範圍的週轉。
效果不是每天都有的,這天的效果就不行,只是認識了一番,有兩個建材批發的老闆,話都沒說上幾句。還有兩個,對自己的身份顯得很懷疑似的,怪不得別人,只能怪這個社會騙子太多了,搞得正經做生意的人經常會被誤會。
上海有好幾個大型的建材市場,劉東鴻花了三天時間跑完,結果一無所獲,只能寄希望於以後的二次拜訪、三次拜訪……直至N次拜訪,直到有效果為止。
何謂效果,就是要達成合作。
這天,那慧芝寄過來的航空快遞終於收到了。
一打早劉東鴻就起床了,轉了幾趟車,來到紙廠的時候已經是快十一點了。當然首先是去了祁部長的辦公室。
手裡提著一個紙箱,裡面是劉東鴻特意吩咐那慧芝在宋理當地採購的一些土特產。
看到劉東鴻手裡提著個紙箱,祁部長也眼角餘光一掃,也是有點納悶。
跟祁部長招呼過後,劉東鴻便笑呵呵地閒聊了幾句,竭盡所能地討好,增加印象。但是他肯定不會做得太膚淺。
然後祁部長便讓劉東鴻去林老師那裡聽資料登記,所有的資料也都交道林老師手裡面。
臨出門,劉東鴻假裝忘記了自己的紙箱。他想的是,等到離開紙廠後,這才給祁部長打一個電話或者發一個短訊息說明土特產的事。但計劃終是被識破,祁部長喊住劉東鴻道:“你這個紙箱裡面是什麼,怎麼不帶走?”
劉東鴻一拍腦門兒:“哦,對了,還有紙箱。”然後眼角餘光瞟了一眼門外,見沒有人,便繼續道:“祁部長,我讓公司同事郵寄資料的時候,他們順便給我郵寄了一些宋理當地的特產。寄得太多了,我也吃不完,今天正好來你這裡,所以就順便帶了點過來。”
祁部長臉色一變,很嚴肅地道:“你這叫什麼話?拿回去。”
劉東鴻陪著笑臉:“呵呵,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他們都是隨便買的,不值一提。沒有其他意思,祁部長你不要誤會了。”
“這也不行,帶走。如果你還抱著和咱們長合作的心思,那就把這些東西拿走,要不然入庫的事情都難。”祁部長嚴肅的表情溫和了一些。
劉東鴻撓撓頭,這種事情他見得多了,哪一個客戶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不是義正言辭的,既然林老師點撥了一下自己,那就這麼認定了,一定要把此人拿下。當然,要拿下祁部長,不僅僅是憑一點點小恩小惠就能解決的,今天這事兒就當是一種試探,來自就不相信,就憑這單東西,豈有不讓我入庫的道理?
再說了,劉東鴻一直信奉的是“吃人嘴軟拿人手軟”這一原則。
於是道:“那行,我去找林老師把資料辦好了再上來拿。”
祁部長點點頭,劉東鴻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