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劍定神”,洛陽不逃不避,祭出更強劍招。
一刀劃破虛空,碎招,退敵。
“真是霸氣的一劍。”長日錕鋙劍勢積蓄完成,極意之劍再現,
絕思摒念,人劍全非,龐然一氣充斥天地,“愴天若失”。
面對此劍,洛陽不假外物,棄刀行劍。
左掌橫胸,掌心朝上,右掌緩緩壓下。
雙掌看似貼合,卻仍留下一線縫隙,引動天地異象。
亙古豎立的天山之峰,在這一劍面前,竟被生生折斷。
大地翻動,不斷上升,形成強大氣壓。
在萬鈞重力碾壓之下,萬物化為粉塵。
天地相合,僅餘一線,這一線,便是洛陽的劍。
雙劍交擊,怒震山河天地裂。
塵嘯中,極意、天地,終分勝負。
名神穿身,以傷換勝。
長日錕鋙,敗!
長日錕鋙受洛陽之劍重壓,七竅流血,半跪於地,承認道:“吾,敗了。”
洛陽拔出體內名神,劍傷密合,去腐存肌,“失敗並不可恥,故步自封才可恥。依你之劍才,不當只侷限於此。”
長日錕鋙對著一幕似曾相識,“與李淳罡同樣的說法。”
洛陽指點道:“我與李淳罡雖劍道有不同,但同為此間高手,對你之劍胎劍法,自然會有所感應。”
長日錕鋙勉力起身,說道:“這場劍決是吾敗了。是吾執著於凌絕頂為吾排佈下的劍式,而自困於一地。這數甲子虛耗,不會白費,極意之劍,絕不會止步於此。”
“確實,劍之一道,恍若天道,天資只是其一。各人有各人的感悟,唯有堅持己道,才能有所成就。一時的失敗,不能代表什麼。強如李淳罡,氣貫長虹,也曾因劍心大亂而境界大跌,畫地為牢二十餘年,才因禍得福,重返境界。”說話間,洛陽將名神還給長日錕鋙。
接過名神,長日錕鋙正式向洛陽行禮道:“長日錕鋙參見尊主。”
自帝如來頒佈下發旨,雲鼓雷峰之內,雲雷靜鳴。
帝如來緩步而又鑑定地踏入赦刀喦,佛光遍灑三千。
肅穆的氛圍中,無惑渡迷、法丈輪王率殊印塔、明慧殿眾僧等待。
監察聖彌陀見帝如來來到,說道:“舍戒刀,殺生本罪。恭請佛首先受梵業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