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斌:“江扶月在實驗部分水的磁導率問題上對水面的凹凸判斷創新使用了不等式判斷證明,這點縱觀兩百多個參賽國沒有一人能想到,屬於思維創新。所以我認為,特別獎應該頒給她。”
R國領隊立馬站起來:“千葉濱崎在理論部分彈簧問題上,結合地震學橫波縱波三大定理,實現跨學科交叉,可見其多領域結合思維的運用以及廣泛的知識積累。我認為,特別獎應該頒給他才對!”
秦立斌又站起來:“說到理論部分彈簧問題,在最後一個小題的證明步驟上,江扶月也做出了創新性的思考……”
R國領隊:“濱崎千葉同樣在這道題中……”
兩國領隊唇槍舌劍,寸土不讓。
都在為本國榮譽而戰。
沒錯,兩個滿分就是江扶月和濱崎千葉!
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解題思路就成了討論焦點,誰優誰拿獎。
這一爭,就持續了將近兩個鐘頭。
秦立斌差點沒把江扶月誇出花兒來。
R國領隊也同樣如此,甚至他比秦立斌更加急迫。
在R國折損四名參賽選手的情況下,只有濱崎千葉多拿獎,最好壓華夏一頭,才能找補回來!
為了扳倒對方,他還把江扶月的答題卷從頭到尾看了幾遍,小到每一個步驟,試圖從中找出扣分點,然後申請重判。
這樣一來,就沒人可以和濱崎千葉相爭,特別獎自然也就到手了。
可惜,他看了半天,眼睛都看花了,也沒找到任何錯處,哪怕一個單位符號也好。
秦立斌還在闡述江扶月解題方法的優越性,滔滔不絕,條理分明。
好像多到說不完。
並非他能吹,而是江扶月的解題思路確實就有這麼多驚喜!
如果不是這次公開分析,大家可能永遠不會注意到。
一個人的優秀不僅體現在大的方方面面,還有小的絲絲縫縫,就像江扶月,連細節都處理得如此完美。
秦立斌不由感嘆本國“小白菜”的威力,難怪這麼多人都以她馬首是瞻,連一個個小洋毛也想把她拱走。
最終,兩方的爭論在執行主席的干預下,暫時停止。
“特別獎只有一個,這點毋庸置疑。頒給誰,以什麼標準來做出選擇,我想,這才是大家應該集中討論的點,同意嗎?”
眾人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