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孟志堅得了江扶月一句帶條件的應允,轉頭就去了校長辦公室。
“小孟啊,坐。”
“謝謝。”
“這麼急跑來找我,有事嗎?”
“有!”他神情一肅。
校長也不由坐直。
“事情是這樣的……”
他把經過大概說了一遍,尤其強調了江扶月在物競方面的天賦。
“這是好事啊!這些年物競班一直在走下坡路,發現一棵好苗子就等於看到了新希望。”
“所以我邀請江同學加入物競班,不過……”孟志堅雖然只是個物理老師,但也深諳說話的藝術。
校長追問:“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嗎?”
“這個同學家庭條件不太好,所以我就想著跟您申請一下,能不能像奧數班那樣每個月也給咱們物競班發點補貼?”
“這……”校長皺眉,目露為難,“不是我不同意,而是這些年物競班的成績大家都看到了,不溫不火,也沒個響。區裡的撥款從前年就停了,奧數班有,是因為上面給了。如果可以,我當然希望兩頭兼顧,可實際情況不允許啊。”
孟志堅正色:“這樣真的不好。”
校長:“?”
“既沒做到學科公平,還剝奪了學生用知識創造財富的權利,更打擊了一中學子未來在物理領域探索未知、努力拼搏的積極性。”
“這、這麼嚴重?”校長驚。
孟志堅點頭:“很嚴重。”
“但物競班沒讓人看到希望,這是事實。”
“江扶月就是希望。”
“拿什麼證明?就憑你剛才說的那些?做了多少試卷?花了多少時間?小孟,你也是資深教師了,成績說話這個道理,不用我教吧?”
孟志堅陷入沉默。
校長語氣稍緩:“……馬上就是第三次月考,如果江扶月能證明自己的實力,那一切好商量,如果不能……物競班還是保持現狀比較好。”
不是他不相信孟志堅,而是物競班折騰這麼些年,什麼方法都試過了,也沒看半點水花。